目前,“思維導圖”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關于這個號稱“21世紀全球性的思維工具”給我們帶來的思維的革命,我們已經聽得不少。然而對于“思維導圖”的成因我們似乎還知之不多。所謂“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在外研社最新出版的思維導圖系列叢書的第一部《&ldquo 右腦開發;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中,便對“思維導圖”背后的科學依據進行一番探討,讓我們對這一工具的科學性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
我們知道,“思維導圖”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讓你的左右腦同時運作,將你的思維在紙上用圖畫和線條形成發散性的結構。而我們從生物顯微鏡上觀察大腦時也會發現,我們的大腦神經也是一個由中心向外發散的網狀的神經元,大腦的思維也呈現出一種發散性的網狀圖像。“思維導圖”也正是這種大腦思維的真實體現。因此,從表現形式上來看,“思維導圖”和大腦本身的思維方式是統一的。是一種利用大腦語言思維的模式,而只有利用大腦自身的語言來思考問題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大腦的聯想與創造力。一張“思維導圖”就能使你的思維主次分明,邏輯清晰起來,更重要的是不會遺忘思維的每個環節。
其次,從支持“思維導圖”的科學理論來看,最主要的就是創造性思維理論、回憶功能理論。我們知道,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我們會使用不同顏色和線條。而顏色和圖像能讓你的大腦興奮。顏色能夠給你的思維導圖增添跳躍感和生命力、為你的創造性思維增添跳躍感和生命力。而與此同時,思維導圖中和中心圖像連接的不僅有主要分支,同時依次有二級分支以及三級分支。層次十分清晰。而由于你的大腦是通過聯想來思維的。這些連接起來的分支必然會使你更容易地理解和記住許多東西。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思維導圖”的發散性結構和清晰的層次實際上是創造性思維理論和回憶功能理論的一種體現。而對比單一、單向的文字性思維,由于思維比較單調乏味,經常導致大腦思維的中止。而如果用“思維導圖”這種大腦自身的語言去思維的話,大腦思維關閉的情況就不會出現。簡單的說,“思維導圖”讓你的思維模式轉換成大腦自身的思維方式,這樣與大腦進行對話自然就會變得自然和簡單了。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思維導圖”之所以能增強人的思維能力,提升注意力與記憶力,啟發人的聯想力與創造力,除了有上述科學依據之外,最根本的依據還在于它是一種和你的大腦思維在表現形式、語言邏輯高度一致的思維方式,它還原了思維(大腦)的本來面目,從根本上帶來了一場思維的革命!
做筆記的最新方法:使用思維導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dmap/33923.html
相關閱讀:把一本書變成一張薄紙的思維導圖
思維腦圖的比較優勢
思維導圖對速讀的作用
思維導圖簡單教程
思維導圖是終極的組織性思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