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中心點出發,擴展出許多二級關鍵詞,再以這些關鍵詞為中心,擴展出更多層次的關鍵詞。
這個“中心——四周”的結構圖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蘊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是人類20世紀思維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成果。時至今日,全世界仍然有無數專家學者在日夜不停地對它做深入的研究,F在,它已經成為幾乎所有巨型跨國公司培訓、研發、決策的必備工具:
從微軟美國總部派遣到中國來的培訓師,全部用它來對微軟中國的中高層人員進行培訓;
在波音公司,有一份工程師培訓手冊被壓縮成一幅25英尺長的“中心——四周”結構圖,可以讓一百多名高級工程師在幾個星期內掌握以前需要幾年才能學習到的東西。
在全球最大的戰略咨詢公司麥肯錫,有一套流程,可以讓一群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來解決世界各國政府、跨國企業高層管理者們遇到的各種難題。在這套流程中,必然會有的步驟就是:眾多畢業生們聚在一起開會,畫出一幅完整清楚的“中心——四周”結構圖(麥肯錫的這種方法如何在我們的學習中加以應用,我們還會在后面的章節做詳細的介紹)。
看到這里,相信所有的人都很想知道,它到底蘊藏著什么秘密?為什么會有如此驚人的力量?
1.什么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模式
我們兩個耳朵中間的腦袋里的神經細胞像一只超級章魚,或者像一個科幻世界里長著奇怪觸角的怪物,更重要的是,它看起來很像我們前面畫的“中心——四周”結構圖——從一個中心點向四面八方延伸。
我們的大腦中有大約一萬億個這樣的神經細胞,細胞之間通過長長的觸須互相連接,當我們思考的時候,微弱的生物電流就在這樣的神經細胞中穿來穿去。這些微弱的電流,以及它所伴隨的一些微妙的化學反應,攜帶著我們大腦里存儲的各種信息,通過觸須不斷交流、歸納、聯想、整理,最終完成一次次的思考過程。
既然我們的腦神經細胞都長成這個樣子,我們的思考和學習都要按照“中心——四周”模式來進行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或者說,我們大腦天生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當然得按照“中心——四周”模式來學習和思考。沒辦法,誰叫我們是地球人呢?
不過,等你看了下面的內容之后,說不定也會產生一種跟我一樣的猜想:就算找來一個外星人,恐怕它也得按照“中心——四周”模式來想問題。
2.什么決定了我們學習的基本模式?
我們從兩個耳朵中間走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吧。你一定見過伸向藍天的大樹,從主干到枝干,再到一根根樹枝,正是“中心——四周”模式的最佳體現。而一片片樹葉,看看它的脈絡,不也正是按照“中心——四周”清晰布局的嗎?這跟我們的神經細胞的結構何其相似!這一切到底是誰的安排呢?
如果我們把觀察尺度變得更小,小到組成世界的基本顆粒——原子,它的內部結構你也一定在書上看見過。但現在我們把它和“中心——四周”結構圖對比起來看,你會發現,原來世界的基本粒子,它的內部結構,也符合“中心——四周”模型。
我們再把頭抬向天空,仰望浩瀚的宇宙: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正好符合“中心——二級關鍵詞——三級關鍵詞”的結構。而我們整個太陽系,也不過是銀河系的一個“二級關鍵詞”,圍繞銀河的中心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運動,大約每2.5億年轉一圈。即便是像銀河這樣的龐然大物,也畢恭畢敬地按照“中心——四周”模式,攜帶著大約兩千億億億億噸的物質,在虛無的宇宙空間里日夜不停地旋轉。而我們的整個宇宙,按照大爆炸理論的解釋,也是從一個點開始,向四周炸開,通過大約300億年的擴散,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
從最基本的原子,到最廣闊的宇宙,“中心——四周”模式都建立了它的統治。這一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迄今為止還無法解釋。不過這不是本書關心的問題,我們只需要知道這樣兩個事實就夠了:
第一,我們的世界是按照“中心——四周”模式運轉的;
第二,我們的大腦也是按照這個模式思考的。
所以,用大腦觀察世界會產生什么結果?
當然也是“中心——四周”結構!
我們今天學習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自然地理),無非都是人們用大腦去認識世界的結果,它們的結構,也無一不是按照這個模式來組織的:
它們都是由眾多知識點構成。這些知識點之間互相聯系,按照“中心——四周”模式,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整體。
每一門科目,經過幾百年甚至數千年的發展,都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知識結構體系。我們的教材在編排的時候,也是按照這個體系來的,每一冊每一章每一節都是很有講究的,互相之間都是有聯系的。不明白這些內在的聯系,就不可能把這門知識學好。
所以,我們在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當然也要按照“中心——四周”的模式來學習!
有人會說文科和理科的學習方法是非常不同的,那么,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么決定了我們學習文科的基本模式。
其實,學文科的道理和理科一樣。文科是對研究社會現象的知識,而社會的基本結構也是遵循“中心——四周”模式的。具體例子很多,比如一個國家的治理結構肯定是中央政府是“一級關鍵詞”,下面發散出很多省級地方政府,每個省級政府管理多個地市級地方政府,再如此到縣鎮村;一個學校的治理結構也是一個校長,下面幾個副校長,然后是年級組長,然后是班主任;學習歷史,談到某一個朝代,總要分為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國際關系等方面來了解,各個方面之間也有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這跟我們學習理科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做筆記的最新方法:使用思維導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dmap/51731.html
相關閱讀:思維導圖簡單教程
把一本書變成一張薄紙的思維導圖
思維腦圖的比較優勢
思維導圖是終極的組織性思維工具
思維導圖對速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