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成長] 尋找夢想的行動派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青年文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80后曾一度頗受爭議,被民間、媒體和學術界貼上“自私”、“叛逆”等標簽,甚至被拿來與美國的“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論。80后自身卻并不認同這些說法,他們認為,80后不顧忌那些別人認為是必須去做的傳統,破除成規,只做最正確的事。

  黃愷:特立獨行做“三國殺”

  1986年出生,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2004級游戲設計專業,不插電游戲三國殺設計者。

  他不是三國迷,不玩光榮,不玩三國志,對三國沒有特殊的愛好,但這不妨礙他發明一款以三國為背景的游戲,令萬千人迷戀。

  三國殺設計者黃愷,最開始只是手工做游戲,制定規則,畫小兵,用骰子和卡片進行戰斗,他設想過眾多場景,甚至將自己的老師和同學設定為游戲人物,但最終他選了自己最熟悉的一個:三國。

  他很早就顯露出一種天賦:小學課間,他拿出自己手工繪制的角色小紙牌,讓周圍的同學一起參與到游戲中。但他并不喜歡天賦這個詞,覺得這個詞太容易抹殺掉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努力。

  他更愿意將今天的一點成績歸功于“特立獨行”。他事事要求自己與人不一樣,就連選擇大學專業也如此。當時,他站在中國傳媒大學的招生簡章前,仔細瀏覽了一遍,發現“互動藝術”才是自己真正想學的專業,盡管這是當年新開的一門學科。

  三國殺游戲的風靡程度讓黃愷自己也感到吃驚。2006年,北京桌游玩家不過兩三百人,到了2009年,活躍用戶就高達400萬,一條桌游產業鏈逐漸形成。

  如今的黃愷已是游卡公司的總設計師,比起以前單干時的自由,他覺得這份工作還需要一定的克制和責任。他開始考慮更多事情,比如整個公司的利益,員工的利益。他仍懷念三國殺游戲剛誕生時,在淘寶店上出售的經歷。他在電腦上設計出牌樣,送到美工店噴繪,再貼到剪成一樣大小的紙板上。第一個買這款游戲的人,他到現在還記得十分清楚。那是兩個星期以來的第一個“客戶”,他十分詳盡地給對方解釋相關規則。

  之后的他,面對的不再是一個人,而是更為復雜的規則。

  游戲剛風靡時,常有人對三國殺模仿國外的一款游戲提出質疑。他只是平靜地解釋:“我從來沒有否認過模仿,但游戲里也有我的邏輯和設計。這并不是抄襲。”

  黃玉浩:沉迷“絕

  世好題”

  1983年出生,《新京報》深度報道部記者,寫過阜陽白宮書記的覆滅、王亞麗造假騙官等調查報道。

  2010年元旦,黃玉浩在微博里寫下新年愿望:讓遠在安徽老家的爸爸媽媽坐飛機到北京來,陪他們去看天安門,請他們在飯店吃頓團圓飯。

  他花了3年時間,終于有能力來實現這個愿望。

  來自安徽省泗縣的他,上大學時從家里帶走一萬塊錢,還是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從大一我就開始打工,基本上什么都干過。我賣過電話卡,發過傳單……還跟幾個同學一塊兒成立過廣告公司,為商家設計傳單。再加上學校的助學貸款,基本能解決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黃玉浩說。

  2006年,23歲的黃玉浩第一次從安徽老家來北京,揣著500塊錢。“就是想找工作,也不知道去哪兒找。我背著一個大包,睡過火車站,睡過協和醫院。”他說。

  2007年,他已經成為《新京報》深度報道部的實習生。“瘦小,其貌不揚。”同事形容他。

  但第一次出差,他就讓人刮目相看。那是一次礦難,有人在事故現場驅趕記者。他跳下采訪車,從地上抓起一件不知誰遺落的黃色礦工服,伸出手來抓了把煤灰,順手抹了自己一臉,成功混入到礦工家屬中進行采訪。

  3年里,他寫了許多調查報道,從阜陽白宮書記案到王亞麗騙官案,他已經不是當年的小男孩。沒有變的是他的眼神,找到一個好選題,他會眼睛發亮,興奮地說:“這是一個絕世好題。”隨后,他提著行囊,即刻出發。

  他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一個月的時間里,20天在采訪,5天在寫稿,剩下的5天在改稿。他習慣了用長久的時間來磨出一個好稿。他說:“也許有一天,我在一個小旅館沒睡醒、死在房間里,不認字的爸媽都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轉眼,他又投入到下一個稿件中。關于父母的那個夢想,又被擱置到一邊。

  他拾起了另一個夢想:“我只是喜歡記者這個職業,想做一名好記者。”

  伍聲:世界電玩冠軍開始迷惘

  1987年出生,中國DorA界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游戲ID“2009”被業內人士尊稱為“9神”,現任LGD,sGty戰隊經理。

  伍聲有一雙適合玩游戲的手,修長白皙,在按鍵上靈活飛舞。

  小學時,他已明白自己玩游戲比周圍人玩得都好。他沒有多少零花錢,但這并不妨礙他放學后去游戲廳里觀摩。每到周末,他才會掏錢去實踐20分鐘。半年后,他打敗了這個區的所有玩家。他說自己喜歡勝利的感覺,這是他玩游戲的直接動因。

  就連上大學,也是游戲的緣故。為了更好地玩游戲,他和父母交換了一個條件:只要考上大學,就再不干涉他玩游戲。結果,他考上了浙江大學的生物醫藥專業。

  一進入游戲,他儼然是一位國王,發號施令,帶著自己的隊伍沖鋒陷陣。

  “但這個國王也沒用。”伍聲突然嘆道。

  2011年,這位前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的冠軍,突然說不想再玩游戲了。身為2010屆畢業生的他,開始考慮如何拋開過去的生活,來重新打量和審視這個世界。

  在大學里打了4年游戲的伍聲突然感覺到了迷惘。手握著浙江大學生物醫藥專業的畢業證,但他并不覺得自己的簡歷在同齡人當中有多光輝。

  過去的4年里,游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戲。他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4年的時間里好好玩游戲,玩出一個世界冠軍來。他成功了,也感覺到了疲倦。

  畢業后的這段時間,伍聲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越來越察覺到自己做每件事情都帶著一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他把這種變化歸結于現實環境所致。

  “只是更現實了,琢磨著怎么把游戲世界里的影響力轉換為財富。”伍聲說。

  羅成:從憤青變成留學中介

  1983年出生,江西高安市人,現任上;畔⒖萍加邢薰尽ⅠR來西亞東方學子留學有限公司董事長,開創留學新模式。

  很少有人知道,大學里的羅成是個憤青。他注冊了一個馬甲,在天涯里跟帖,罵社會上的種種不公。“父母當官的世襲制,憑關系上位的,我都跟帖罵過。”他說。

  那時的他,從來沒有想過創業,只是希望大學畢業后能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

  生活里的第一個挫折來自于畢業招聘。在農村長大、畢業于一所二本學校的他,被面試官批評英語發音不準。此后,他意識到英語不足,開始想出國進修,參加了好幾個月的英語培訓,卻仍舊只考了一個讓他覺得羞愧的分數。無奈之下,他選擇了留學馬來西亞,那里對英語的要求相對較低。

  走下飛機的那一刻,羅成感覺到了孤獨。“我該去做什么,怎么和人交流,甚至怎么吃飯,我一無所知。”羅成說。

  2007年,他把眼光瞄準了馬來西亞的留學市場。“我想提供一個免費的中介,先打開市場。”羅成說。于是,他開創了一個留學馬來西亞的新模式。

  羅成的創業經歷并非一帆風順。他曾經與合作的股東發生了一些矛盾,對方不同意他免費的中介運營模式,而是希望收取一定的費用。這些人先后離開了羅成的團隊。

  如今,羅成的公司已占據馬來西亞留學市場的最大份額。

  周圍人對羅成的評價是行動力強、踏實,即便是半夜3點鐘,他想到什么點子,也會致電自己的員工要求落實。

  羅成說:“跟前幾代人相比,其實我們80后一代特別幸福,可等我們一踏入社會,壓力就來了。比如房價,你得有很多現實的考慮,這些東西會鉗制你的夢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339891.html

相關閱讀:人人都有偷的癮
好聽的名字
愛來過,夜一般的輕悄
不可或缺的兩個女人
機會之前的準備不要太功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