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人都有偷的癮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青年文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大學時,我做過一次心理測試,里面有一個很缺德的問題:“你是否偷過別人的東西?”如果你說“沒有”,測試結果是你說謊;如果你答“偷過”,無疑是公開羞恥。不過誰長這么大沒偷過東西?小時偷過廚房的吃的,中學偷過鄰院的老玉米,大學偷過考卷,出國后偷過飯館的刀叉……
  
  在布達佩斯十一區有一家“暢銷書咖啡館”,離工業大學及學生宿舍很近。顧名思義,咖啡館該以提供暢銷讀物為特色,但叫店老板頭疼的是:愛讀書的也多愛偷書,開業不久書就丟了大半。生意這樣做下去,無疑做賠本買賣,于是店老板失去了買書熱情,架上的書越來越少,白墻的面積越來越大。
  
  按匈牙利政府的咖啡館經營管理規定:咖啡館門窗只能開在路面上,暢銷書咖啡館卻是個例外,客人要下八層臺階才能進到這個燭光溫馨的咖啡館。說是咖啡館,給我的印象卻是鄉村酒館:凹凸不平、富有質感的石灰墻,設計簡樸的深栗色墻圍,具有鄉土氣息的面包爐,老式的扶手木椅和鋪著繡花桌布的圓桌,墻上掛著發黃的老照片……細心的店主人還不知從哪兒搞來一臺在英國街道才能見到的紅色電話,這個電話并不是擺設,當真能打!朋友開玩笑說:“老板總抱怨客人偷書,我看他這臺電話說不定也是從哪兒順來的。”
  
  說起“順”,確實是歐洲人一大傳統。當年,匈牙利裔的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在中國旅游“發現”了敦煌,激動得不行,喜歡得不行,便賄賂貪財的王道士將無數國寶順到了大英博物館里。不久前,當地電視臺采訪一位很有名的戲劇表演藝術家,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坐在他博物館般的家里激動地回憶,說他最珍愛的一樣東西是他當年從西班牙一家飯店順出的銀制餐叉,是他和愛妻相愛的見證。我去朋友家做客發現,每個朋友都有順來的家珍。年輕人更不用說,櫥柜里經常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只有自己才知道出處的東西:煙灰缸,牙簽罐,刀叉,蠟燭臺,門把手,酒瓶起子,衣架銅鉤,菜譜和酒水單……我自己也白手起家地攢過二十幾只商標不同的大小酒杯。
  
  我認識一個性情頑皮的同性戀青年奧萊戈,在他家浴室門上釘了各式各樣寫著meleg字樣的小牌子(匈語中meleg是“熱”的意思),木頭的,金屬的,塑料的,陶瓷的,都是他從全國各地的浴池墻上摳下來的!這些牌子本為標示熱水龍頭,但是經他收集,便有了特別的含義:原來,匈牙利對同性戀有個令人玩味的曖昧稱呼,叫meleg。假如奧萊戈早生幾十年,恐怕他家的浴室門,也能被列為波普藝術的經典,與當年的波普雕塑《泉》相比,朋友的作品更具人文氣息。熱水牌的收藏,讓我發覺這小子的可愛,或許人總是在他人身上尋找自己最隱秘、最快感、最精靈的本性。
  
  我跟朋友們經常交流“順”的體驗,并不自責,因為這種“順”不為貪財,只為紀念。有一次我陪美國來的北醫老同學金奮宇去“紅磨房”看艷舞,兩個人你行動我掩護地順了一塊繡著紅磨房風車標志的白色手帕,未等節目結束,就戰戰兢兢地逃離現場,回到家掏出來,兩個人突然哈哈大笑:我們自己以為占了便宜,其實人家早把手帕的成本打在150美金一張的門票里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348074.html

相關閱讀:北京老飯館
走在人群里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