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得沸沸揚揚的傳說中世界末日很快過去了,世間的人們還是如常一樣的生活。昨天在小區里碰到一個朋友,我還為此拿他打趣?伤是信誓旦旦地跟我講這是因為佛家的功力把世界末日推遲了,如果不好好修行,世界末日還會再來?吹剿荒樀尿\和深信不疑的言語堅定,我知道我先前給他的所有勸解都絲毫動搖不了他現在的認定。
朋友信佛,而且深信不疑。世界末日前碰到他時,他說去了一個外區縣非常靈驗的寺廟。經過了佛家大師近半天的誦經明文、點化消弭,最后讓他再拿出一部分錢,這樣就能消災去難、逢兇化吉。對于他這樣的富足之人來說錢并不是多大的事,不過聽到他說一下子兩萬元的數額還是讓我有些錯愕。
我們之間雖然不是多么親近的朋友,在一個地方一起待了六七年的時間,時常相見、鄰里鄰居的或多或少對他還是有些了解的。每次見到他聽到最多的除了他廠子里的煩心事,就是開著車到處應酬和處事。知道他寧可三天兩日的走區跨市對各個寺廟里的泥胎恭敬有加,對遠非得道高僧們感恩戴德,卻不曾聽過他說抽不出哪怕半個小時的時間到他父母家里去坐坐。
我和他的信佛不同,我也不反對每個人有屬于自己的信仰。但我知道我自己從不到寺廟去燒香拜佛,雖然我去過的名山大川里的寺廟比他多的多。我也不參與從眾斂錢去換取所謂的修行,我不期望能功德圓滿,也不奢求大富大貴,我只知道我能在這個世界上本本分分的活下去就是一種艱苦的修行,如果還能有機會和條件更好地孝順我的父母就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無論是傳統中的儒釋道,還是外來的耶穌圣經、默罕默德伊斯蘭,他們所有的善行善舉中都抵不過對父母的孝順了。畢竟是人都不是孫猴子一般的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父精母血孕育出我們能在這世間走上一遭,這莫大的恩情,無論我們怎么做都是無以為報的。
小的時候我每次出門都無所顧忌,想什么時候出去就什么出去,想幾點回來就幾點回來,完全體會不到母親倚門等待的焦急,聽不進父親嫌自己不告訴家人的斥責。直到自己為人父了,才明白了什么是牽腸掛肚。原來的無所無懼、年輕氣盛到現在變成了謹小慎微、擔驚受怕(YIqig.cOm)。
我怕三五天里如果不到父母那邊坐坐,父母肯定就會擔心我這一段怎么了;我怕出去上學玩耍的孩子給我打電話,一打電話我就認為我這當父親的還沒有盡到責任。一想到孩子很快就會走入大學的校門以后還會獨自成家立業,就感覺會非常的寂寞害怕,一想到父母年事已高每天催促的衰老和病痛,就會感到無法解決的痛苦和報答。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性格的缺陷還是情感的脆弱,亦或是我們這代人共同的屬性。但它確確實實像我的血液一樣始終融入在我的軀體中,不能不能因為外物引起失去或改變。
每當聽到有個姑娘在商廈里因為陪伴的母親給自己買不起名牌的衣物而狠狠地給了她母親一記耳光,埋怨她沒有能力為什么生下她,我就心痛如絞;每次看到電視上如殘缺的孩子為了讓父母不再受累而奔波辛勞,我就熱淚盈眶。一個人在世間,雖然你的榮華富貴、你的恩怨情仇來自你適應社會的能力或源于自己的努力,但是如果沒有父母的生養,就沒有我們的生命、就沒有我的成長。如果不去心懷感恩,就算你擁有再多的金錢、再強大的權勢也難以獲得更多地福報。
我常常在想一個不知道感恩父母的人,他怎么能夠體會佛家無邊的恩德?他所布施的金錢又有多少人會得到他的恩澤?如果他真要去發善心、去濟世救人,何不從身邊的父母親開始做起。
有了對父母的孝順,再把整個愛擴大到身邊的親戚朋友,繼而擴大到所住的社區、城市和國家,哪怕再擴大到世界上所有的人,這是他所期冀的名。如有名也是實至名歸,如無名也是心懷坦然、無怨無悔。要不然,連自己父母都不感恩了的人,反而在那里無限虔誠地膜拜泥胎彩塑,這不叫修行,最多也是在贖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878139.html
相關閱讀:愛的禮物
孩子 父母想對你說
披上嫁衣嫁給你
阡陌紅塵,感恩有你
孩子,你那邊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