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母親與孩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親情感悟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母親與孩子

昨天兒子去參加高中同學聚會,大約晚十點才回來。兒子說一共去了30來人,班主任張老師也去了。還問兒子你媽現在都干什么?兒子說:我媽現在可文藝了,考駕照,寫博客,練書法,閱讀書,照顧我姥爺,總之挺忙的。哈哈!我想,我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滿點,就是給親人留足自由的空間,不“糾纏”老公,少“關注”兒子,讓他們不受干擾地盡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糾纏”老公我做的一直挺好,年輕時比一般小媳婦也強點,現在就更好了,老公外邊應酬,不管幾點回來,基本不打電話追,困了就自己呼呼大睡,什么時候回來的我都不知道。有時老公誤解我,說:你是真不掛念人。课艺f:都多大歲數了,有啥好擔心的?但對兒子出門我還是很掛念的,他不回來我就睡不著覺。這是媽媽們的普遍“通病”,孩子就是自己的命,甚至比生命都重要。

今天看《黑龍江廣播電視報》麥子的文章《假如孩子能重新長大》真是感同身受啊!每一句話都道出了媽媽的心聲。麥子是我喜歡的專欄作家,她的每篇文章語言都非常接地氣,很少使用華麗的辭藻,全是大實話。麥子寫道:“兒子上大學以后,我一直在反思,我對兒子的教育,有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我有時也會貌似真誠地說,如果我當時也像別人那樣上心,從小讓你上各種補習班,把你管的死死的,讓你從小練就童子功,不讓你這么沒章沒法,亂拳瞎打,是不是能少走點彎路?兒子安慰說:媽,說實在的,我能長成今天這樣,多虧你沒咋管我,多謝你不管之恩,你就讓我自己瞎長吧,你要真下狠心管我,不知把我禍害成啥樣?”

這語言看了真過癮,產生強烈共鳴。我們當媽的不都這樣嘛,不管孩子培養成啥樣?總是在孩子長大后,不僅反思、還經常反悔,在心里不斷設計“假如”。我的兒子今年也大二了,雖然馬馬虎虎,夠不上什么“優秀”,但從小到大我也是東一頭西一頭地沒少下工夫,還真算不斷進步著。小學就別提了,由于提前幾個月上學,再加上天生粗心人,簡直了,每天連作業是啥都記不清?上初中稍微好點,中考成績還說的過去,高中更是像“股市”一樣,大幅震蕩,但最后高考正好趕上“高點”。

按他的實際水平,能考成這樣應該沒有什么遺憾的。但是這一年半來,我仍然和麥子一樣,總在心里不斷地反思、反悔、假如,如果我這樣做,是不是會更好些等等。這就是媽媽的思維,忘我的愛孩子,卻從不滿足,不好時想好,好時還想更好,更好時還想更更好,無限制地好下去....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媽媽,孩子就輕松點,控制不好的媽媽,孩子就煎熬點。

由此可見母子真是一對一輩子都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前十八年,媽媽開心,孩子就快樂;媽媽焦慮,孩子就痛苦;媽媽淡定,孩子就自信。十八年后,正好相反,媽媽的情緒受孩子的影響。像房祖名的媽媽林鳳嬌,李天一的媽媽夢鴿,不管自己現在也好,曾經也罷有多么光鮮靚麗、有多高地位,有多少財富?她們的幸?鞓范际鞘軆鹤拥淖笥。

以前我不喜歡夢鴿,感覺她做作、高傲,但不爭氣的兒子讓她必須“低頭”認錯,忍受屈辱和謾罵?當然孩子沒教育好,她肯定有責任,但是哪個母親也不是天生的教育家,教育失誤有時也不可避免。記得婆婆曾說過比較經典的話:我只能保證我自己不做違法的事,至于我的兩個兒子整天在外邊干些什么,做善事還是惡事,守法還是犯法?我真是不知道,更不敢保證。

其實現在想想抓出來的那些貪官,在小的時候,在成長的過程中,在職場的初期,一定都是優秀學子和員工,都曾是媽媽們心中的驕傲,但現在卻是是媽媽們不敢觸摸的“痛點”(如果他們的媽媽還活著的話)。世界就是這樣不斷地輪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957903.html

相關閱讀:孩子,你那邊有雨
孩子 父母想對你說
披上嫁衣嫁給你
阡陌紅塵,感恩有你
愛的禮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