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三秒鐘定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心靈雞湯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神秘的三秒鐘節奏

你也許是一個球迷,那你有沒有掐表算過人們在贏球之后的擁抱時間?英國心理學家艾米斯·納吉可留意過這件事情。她觀看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21項賽事錄像,并對賽后運動員與教練、隊友、對手之間的擁抱進行了計時,結果發現。來自32個國家的運動員和教練,每次擁抱的時間平均為三秒鐘。

而此前,科學家通過一項跨文化的研究就曾表明,人類行為的“三秒鐘節奏”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兩人握手時的擺動、撫摸孩子的親昵表示、揮手告別等等,其動作節律要么是三秒鐘,要么是三秒鐘的倍數;

攝影師拍照片時,為一個畫面停留的時間通常接近三秒或是其倍數;

在田徑賽場上,從發出預備令到開始的時間間隔大約是三秒鐘;

交通信號燈由黃變紅有三秒鐘間歇,這樣可使駕車者從容剎車;

時間為三秒或三秒倍數的廣告鏡頭是收視效果最好的;

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也都遵循三秒鐘的節奏,所以聽起來非常悅耳;

美國的心理學家經過對一萬多名約會者進行研究后發現:初次見面時,大多數人在三秒鐘內就作出了是否和對方繼續交往的決定。

不僅如此,我們的許多基本生理活動,如一次深呼吸,以及神經系統的某些功能運行,持續時間也是三秒鐘。

三秒鐘怊到好處

這一現象不僅限于人類。一些哺乳動物和鳥類的某些生理活動也遵循這一規律。例如,科學家對生活在動物園中的長頸鹿、浣熊、熊貓和袋鼠等動物進行研究后發現:從咀嚼到排便,雖然它們每一個動作持續的時間相當多變,但平均時間是三秒鐘。

凡此種種,讓心理學家很早就產生一種猜測:三秒鐘間隔也許是人類感知生命的一個基本單位,我們對于“此刻”的感知,大概就傾向于持續三秒鐘。這個猜測簡稱為“三秒鐘定則”。

你可不要小覷這短短的三秒鐘。有神經生物學家認為,這一節奏從根本上決定了人類自身和社會的進化。如果這個節奏時間縮短,比如縮短到十毫秒,那么盡管我們也許能夠對外界潛在的威脅作出更快速的反應,但隨之而來的副作用是,我們將時刻生活在恐懼和提心吊膽之中。例如在上述情況下,我們能清晰地看到一顆朝你呼嘯而來的子彈,就像能看到一只鉛球向你砸來一樣。反之,如果節奏延長到一分鐘,那么我們對自然界中發生的許多事情都將無法作出及時的反應。例如,當地震發生時,如果需要一分鐘才能反應過來,那么沒來得及逃跑命可能就丟了。

總之,正是這恰到好處的三秒鐘,使我們既能夠對外界的威脅適時地作出反應,又能夠比較從容地生活——任何改變都可能不利于我們的生存。

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個“三秒鐘節奏”呢?這個秘密或許就藏在我們的大腦中。科學家認為,人的大腦對外界事物的感知每隔三秒鐘要重新調整一次,因為大腦不能對繁雜的外界事物同時做出反應。換句話說,客觀事物每次作用于人腦并使之作出反應的時間約為三秒鐘,不足三秒鐘容易出現差錯,超過三秒鐘則顯得多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983257.html

相關閱讀:保持住心理年齡年輕的途徑
時間留下的總是真
松垮的黃襯衫-心靈雞湯
把握一顆珍珠的幸福!
每年一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