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閱讀答案附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的兩首詩歌,完成 8 ~ 9 題。 〔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 周德清 ①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 ②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 閱讀下面的兩首詩歌,完成8
~9
題。
〔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
周德清①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②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注】①
周德清(1277
-1365
),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

淀:即藍靛,藍色染料。
8.
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種修辭方法。(6
分)
9.
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分別從寫景的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6
分)
參考答案:
8.
比喻,如將長江比作白練,江帆比作箭等;比擬(擬人)如說新月學扇;夸張,如“
疾如電”
、“
飛如電”
;對偶,其中一二兩句對偶,三四兩句對偶。如果答排比,如前四句也可。(答出三種修辭即可,正確指出每種修辭方法1
分,正確舉例1
分)
9.
(1
)寫景順序:

由大處到個體,由遠及近。一二句寫長江萬里,遠山重重,寫的是大處、遠景;三四句寫江上輕帆,山泉飛流,寫的是個體、近景;

由白天到晚上,由下到上。五、六句從前四句的白天轉到傍晚,由地面轉到天空。
(2
)動靜角度:
動靜相結合。一二句側重寫江、山的雄偉,是靜態的;三四句著重寫江帆的迅疾、山泉飛流,是動態的。(共6
分,共3
點,每點2
分)
【全曲解析】周德清(1277—1365
),字日湛,號挺齋,高安暇堂(今屬江西)人,所著《中原音韻》一書,對語音學和曲律的研究貢獻甚著!朵浌聿纠m篇》稱其“
又自制為樂府甚多,長篇短章,悉可為人作詞之定格”
。又云:“
故人皆胃德清之韻,不但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德清之詞,不惟江南,實天下之獨步也。”
散曲現存小令1
首、套數三套。
【賞析】此曲寫潯陽江邊清秋晚景,詞采俊茂,音節流暢;設喻貼切,形象逼真。通篇用比喻,連用五個“
如”
字,想象豐富,筆力雄放,確乎“
如玉笛橫秋”
(《太和正音譜》)。此曲為寫景之作。作者選擇了宏觀的角度,采用了富有動感的藝術手法,為我們勾勒了一幅生動傳神的潯陽江景圖。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卻尺幅萬里。分則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畫,七個風景鏡頭,千姿百態,各放異彩;合則構成潯陽江山的立體壯觀,好似一部名勝風景影片。其間遠近高低,動靜明暗,聲光色態,無不咸備。真是氣象萬千而又和諧統一,壯麗雄奇而又韻味無窮。從作品的表現中可以看出,作者善于捕捉充滿活力的藝術鏡頭,在他的筆下,江舟、山泉、晚云、新月、塞鴻這些景點都呈動態,并且都在萬里長江和數點淮山這一整體構思中被不露痕跡地融合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477886.html

相關閱讀:朱熹《觀書有感》閱讀答案
《并州路 李宣遠》閱讀答案
詩歌賞析:杜甫《南征》參考答案
詩歌鑒賞《早寒有懷 孟浩然》答案
詩歌鑒賞《逢病軍人》《河湟舊卒》比較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