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題。(8
分)
黃鶴樓
[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
[
唐]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8
.兩首登臨詩結構上起承轉合,有著相似之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4
分)
答:
9
.兩首詩的尾聯都提到“
使人愁”
,但所指不同。請結合作品簡析“
愁”
的內涵。(4
分)
答: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8
.(4
分)
兩首詩都是因樓名而起興,緊扣題目;進而由傳說展開遐想,撫古思今,感慨盛衰變化;接下來回歸對眼前實景的描寫;最后在此基礎之上抒發愁情。
9
.(4
分)
崔詩尾聯寫詩人于日暮時分,目睹江上煙波籠罩,發出“
鄉關何處是”
的感慨,屬于觸景生情,抒發的是羈旅懷鄉之愁;李詩尾聯寫詩人由浮云蔽日生發聯想,感慨“
長安不見”
,既是寫景,也是用典,抒發的是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536360.html
相關閱讀:朱熹《觀書有感》閱讀答案
《并州路 李宣遠》閱讀答案
詩歌鑒賞《早寒有懷 孟浩然》答案
詩歌賞析:杜甫《南征》參考答案
詩歌鑒賞《逢病軍人》《河湟舊卒》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