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力培訓
快速閱讀培訓
速讀訓練軟件
手機版
提高記憶力
記憶法
最強大腦
快速閱讀
閱讀答案
勵志名言
經典語錄
經典句子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增強記憶力
記憶術
記憶大師
全腦速讀
電子課本
傷感文學
名人名言
詩詞大全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
左右腦開發
注意力
記憶實例
速讀教程
單詞記憶
智慧人生
故事大全
幼兒教案
小學
詞語
組詞
造句
教案
試題
記憶力訓練
記憶方法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早期教育
潛能開發
作文大全
記憶資訊
右腦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訓練
照相記憶
影像閱讀
思維模式
吸引力
潛意識
催眠術
九型人格
教練技術
古詩詞名句
近義詞
反義詞
精品推薦:
逍遙右腦
>
詩詞大全
>
古詩三百首
>
《回車駕言邁》【賞析】原文+注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三百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回車駕言邁》 朝代:兩漢 作者:佚名 原文: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譯文 轉回車子駕駛向遠方,遙遠的路途跋涉難以到達。 一路上四野廣大而無邊際,春風吹生了枯萎的野草。 眼前一切都是陌生無故物,像草之榮生,人又何嘗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百草和人生的短長雖各有不同,但由盛而衰皆相同,既然如此處生立業就必須即時把握。 人不如金石般的堅固,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即使長壽也有盡期,豈能長久下去。 生命很快而急遽的衰老死亡,應立刻進取保得聲名與榮祿。 注釋 回車駕言邁:“回”,轉也!把浴保Z助詞!斑~”,遠行也。 悠悠:遠而未至之貌。 涉:本義是徒步過水。引申之,凡渡水都叫“涉”。再引申之,則不限于涉水。這里是“涉長道”,猶言“歷長道”。 茫茫:廣大而無邊際的樣子。這里用以形容“東風搖百草”的客觀景象,并承上“悠悠涉長道”而抒寫空虛無著落的遠客心情。 所遇無故物二句:“故”,舊也!盁o故物”承“東風搖百草”而言。“東風”,指春風,“百草”是新生的草。節序推移,新陳代謝,去年的枯草,已成“故物”,當然是看不到了!把傻貌凰倮稀笔怯裳矍笆挛锒a生的一種聯想;草很容易由榮而枯,人又何嘗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盛衰各有時二句:“各有時”,猶言“各有其時”,是兼指百草和人生而說的!皶r”的短長雖各有不同,但在這一定時間內,有盛必有衰,而且是由盛而衰的;既然如此,“立身”就必須早了!霸纭保甘r。“立身”,猶言樹立一生的事業基礎。 人生非金石二句:“金”,言其堅,“石”,言其固。上句言生命的脆弱!翱肌,老也。“壽考”,猶言老壽。下句是說,即使老壽,也有盡期,不能長久下去。 奄忽隨物化:“奄忽”,急遽也!半S物化”,猶言“隨物而化”,指死亡。 榮名:指榮祿和聲名。 說明:這首詩從客觀景物的更新,聯想到人生壽命的短暫,因而發出”立身不早”,沉淪失意的慨嘆。 賞析 這一篇是自警自勵的詩。詩人久客還鄉,一路看到種種事物今昔不同,由新故盛衰的變化想到人生短暫,又想到正因為人生短就該及時努力,建功立業,謀取不朽的榮名。 此詩含義為何,佳處為何,要理解正確,關鍵在于對篇末“榮名”二字的解詁。 古今注本于榮名有二解。一說榮名即美名,又一說則謂榮名為榮祿和聲名。由前說,結二句之意為人生易盡,還是珍惜聲名為要;由后說,則其意變為:人生苦短,不如早取榮祿聲名,及時行樂顯身。二說之境界高下,頗有不同。貪按榮各一詞,古籍屢見。如《戰國策?齊策》:“且吾聞效小節者不能行大威,惡小恥者不能立榮名!薄痘茨献?修務訓》:“死有遺業,生有榮名!逼渚鶠榱钭u美名之義甚明。 疑義既釋,則詩意及結構自明。詩以景物起興,抒人生感喟;剀囘h行,長路漫漫,回望但見曠野茫茫,陣陣東風吹動百草。這情景,使行旅無已,不知稅駕何處的詩人思緒萬千,故以下作句,二句一層,反復剴陳而轉轉入深。“所遇”二句由景入情,是一篇樞紐。因見百草凄凄,遂感冬去春來,往歲的“故物”已觸目盡,那么新年的自和,又怎能不匆匆向老呢?這是第一層感觸。人生固已如同草木,那么一生又應該如何度過呢?“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薄傲⑸鞪”,應上句 “盛衰”觀之,其義甚廣,當指生計、名位、道德、事業,一切卓然自立的憑借而言。詩人說,在短促的人生途中,應不失時機地產身顯榮。這是詩人的進一層思考。但是轉而又想:“人和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即使及早立身,也不能如金石之永固,立身云云,不也屬虛妄?這是詩人的第三層想頭。那么什么才是起初的呢?只有榮名--令譽美名,當人的身軀歸化于自然之時,如果能留下一點美名為人們所懷念,那末也許就不虛此生了吧。終于詩人從反復的思考中,得出了這一條參悟。 當漢末社會的風風雨雨,將下層的士子們恣意播弄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對生命的真諦進行思索。有的高唱“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無為守貧賤,?軻常苦辛” (《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表現出爭競人世的奮亢;有的則低吟“服食求神仙,多為民誤。不如馀美酒,被服紈與素”(同上《驅車上東門》),顯示為及時行樂的頹唐。而這位愿以榮名為寶的詩人,則發而為潔身自好的操修。雖然他同樣擺脫不了為生命之謎而苦惱的世紀性的煩愁,然而相比之下,其思致要深刻一些,格調也似乎更高一點。 顯然,這是一乎哲理性的雜詩,但讀來卻非但不覺枯索,反感到富于情韻。這一方面固然因為他的思索切近生活,自然可親,與后來玄言詩之過度抽象異趣,由四個層次的思索中,能感到詩人由抑而揚,由揚又以抑,再抑而再揚的感情節奏變化。另一方面,也許更重要的是,這位詩人已開始自覺不自覺地接觸到了詩歌之境主于美的道理,在景物的營構,情景的交融上,達到了前人所未有的新境地。詩的前四句,歷來為人們稱道,不妨以之與《詩經》中相近的寫法作一比較。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這首《黍離》是《詩經》的名篇。如果不囿于先儒附會的周大夫宗國之思的教化說,不難看出亦為行人所作。以本詩與之相比,雖然由景物起興而抒內心憂苦的機杼略近,但構景狀情的筆法則有異!妒螂x》三用疊詞“離離”、“靡靡”、“ 搖搖”,以自然的音聲來傳達情思,加強氣氛,是《詩經》作為上古詩歌的典型的樸素而有效的手法。而本詩則顯得較多匠心的營造!盎剀囻{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薄斑~”、“悠悠”、“茫!、“搖”,疊詞與單字交疊使用,同樣渲染了蒼茫凄清的氣氛,然而不但音聲歷落,且由一點--“車”,衍為一線--“長道”,更衍為整個的面--“四顧”曠野。然后再由蒼茫曠遠之景中落到一物“草”上,一個“搖”字,不僅生動地狀現了風動百草之形,且傳達了風中春草之神,而細味之,更蘊含了詩人那思神搖曳的心態。比起《黍離》之“ 中心搖搖”來,本詩之“搖”字已頗具鍛煉之功,無怪乎前人評論這個搖字為“初見崢嶸”。這種構景與煉字的進展與前折“所遇”二句的布局上的樞紐作用,已微逗文人詩的特征。唐皎然《詩式?十九首》云:“《十九首》辭精義炳,婉而成章,始見作用之功!(作用即藝術構思),可稱慧眼別具;而本詩,對于我們理解皎然這一詩史論析,正是一個好例。 皎然所說“初見作用之功”很有意思,這又指出了《古詩十九首》之藝術構思尚屬于草創階段。本詩前四句的景象營構與鍛煉,其實仍與《黍離》較近,而與后來六朝唐代詩人比較起來,顯然是要簡單得多,也自然得多。如陸云《答張博士然》: “行邁越長川,飄搖冒風塵。通波激枉渚,悲風薄丘榛!睓C杼亦近,但刻煉更甚,而流暢不若。如果說《十首詩》是“秀才說家常話”(謝榛《四溟詩話》),那末陸云則顯為秀才本色了。由《黍離》到本詩,再到陸云上詩,可以明顯看出中國古典詩歌的演進足跡,而本詩適為中介。所以陸士雍《古詩鏡?總論》說“《十九首》謂之《風》馀,謂之詩母”。 對于人生目的意義之初步的朦朧的哲理思考,對于詩歌之文學本質的初步的朧的覺醒。這兩個“初步”,也許就是本詩乃至《古詩十九首》整組詩歌,那永久的藝術魅力之所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gushi300/338844.html
相關閱讀:
鶯梭
初入淮河
古詩《斷句》原文賞析
明月何皎皎 原文及翻譯
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
上一篇:
古詩《觀滄海 碣石篇》原文賞析
下一篇:
行行重行行
相關主題
【魯山山行原文】翻譯 賞析
《歸園田居·其一》 注釋 翻譯 賞析
《孟冬多風霜》譯文注釋_《孟冬多風霜》點評_周端臣的詩詞
登江中孤嶼 原文及翻譯
古詩《侍宴詠石榴》原文賞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譯文注釋_《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點評_王
書憤賞析_陸游的詩
相鼠 原文及翻譯
《西北有高樓》譯文注釋_《西北有高樓》點評_馮時行的詩詞
《歸園田居 其三》譯文注釋_《歸園田居 其三》點評_陶淵明的詩詞
推薦閱讀
《贈秀才入軍?其十四》【賞析】注解+譯文
《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朝代:魏晉 作者:嵇康 原文: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流?平皋,垂綸……
山中雜詩 吳均詩詞賞析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吳均 原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譯文……
《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二東城高且長
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二東城高且長 [宋] 晁補之 東城高且長,下瞰阡與陌。 谷風麗百草……
兩漢古詩鑒賞:桓靈時童謠
桓靈時童謠 作者:佚名 原文: 舉秀才,不知書。 舉孝廉,父別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 高第……
《估客樂四首》原文+翻譯+賞析
朝代:南北朝 作者:釋寶月 原文: 郎作十里行,儂作九里送。 拔儂頭上釵,與郎資路用。 有……
相關閱讀
納涼賞析_秦觀的詩
初晴游滄浪亭
古詩《七哀詩三首?其一》原文賞析
別老母賞析_黃景仁的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初春小雨)》譯文
春愁
春日·陰陰溪曲綠交加
張九齡:望月懷遠 注釋 翻譯 賞析 講解
古詩精選:曹操短歌行鑒賞
《詠石灰》譯文注釋_《詠石灰》點評_于謙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方法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快速閱讀軟件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記憶方法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