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折桂令·嘆世(作者:馬致遠)
【原文】
東籬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個池塘,醒時漁笛,醉后漁歌。嚴子陵他應笑我,孟光臺我待學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風波。
【寫作背景】
馬致遠沉寂下僚,既不齒于官場的腐敗,不肯與之同流合污,又無力擺脫或與之抗爭,于是,在官署之旁,鬧市之中苦心經營了一片精巧的小天地,雖比不上前輩隱士超世脫俗的大氣魄,亦可略效其遺風,來個眼不見,心不煩,從中得到一種聊以自慰的心態平衡。更多元曲賞析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的元曲三百首欄目(http:///yuanqu300/)。
【注解】
東籬:作者自稱。
小宇:小屋。
婆娑:枝葉茂盛貌。
嚴子陵:嚴光,字子陵,東漢人。少與劉秀同游學。劉秀即帝位后,屢召不就,隱居富春江,以耕漁為生。
孟光:漢代丑女,三十歲始與梁鴻成婚。后來一起逃到霸陵山中隱居,孟光舉案齊眉以進食。全世以“舉案齊眉”喻夫妻相敬相愛。
臺:臺盤,盛食物的器皿。此指孟光的食案。
倒大:大、絕大。
【譯文】
我半生來虛度了光陰,在那通幽的竹徑中,隱映著一座小巧的游亭,走到竹徑的盡頭,就是小巧的庭院。在那兒有個池塘,我醒的時候輕聲吹起漁笛,醉酒之后又放聲唱起漁歌。嚴子陵一定會嘲笑我,孟光臺我要學他。笑我什么呢?偌大的江河湖海,也自有躲避風波的辦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yuanqu/621133.html
相關閱讀:《一枝花?不伏老》譯文注釋
元曲精選之雙調·水仙子·重觀瀑布
碧玉簫
陽春曲?春景(作者:胡祗?)
元曲精選之越調·憑欄人·金陵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