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鸚鵡曲·山亭逸興(作者:馮子振)
【原文】
嵯峨峰頂移家住,是個不唧溜樵父。爛柯時樹老無花,葉葉枝枝風雨。[幺]故人曾喚我歸來,卻道不如休去。指門前萬疊云山,是不費青蚨買處。
【作者簡介】
馮子振(1257-1337后),字海粟,自號怪怪道人、瀛洲客,攸州(今湖南攸縣)人。官至承事郎、集賢待制。善草書。詩文曲皆工。散曲現存小令四十四首。
【寫作背景】
大德六年(1302)冬,馮子振留寓京城,與幾位朋友在酒樓聽歌婦女御園秀演唱白賁的《鸚鵡曲》:“儂家鸚鵡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覺來時滿眼青山,抖擻綠蓑歸去。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不安排我處。”曲辭優美,旋律動人,只可惜沒有人能夠和韻作新辭,因為這支曲子的韻律要求很嚴。第二句“父” 字很難下語,末句的“甚”字必須去聲,“我”字又必須上聲,否則,便不可唱,若勉強唱去,則吐字不真,聽不清楚。在座諸公知馮公之才,便舉酒索和。馮子振一時興發,按原韻和作三十八首,即景生情,抒懷寫志,登臨感興,吊古傷時,筆鋒所及,頃刻成篇而不失韻律,其胸中才氣,筆底波瀾,為古今所罕見。此首乃發筆第一篇。另本有作者自序即可見之。更多元曲賞析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的元曲三百首欄目(http:///yuanqu300/)。
【注解】
嵯峨:山勢高峻。
不唧溜:不伶俐,不精明。
爛柯:據《述異記》載:晉王質入山斫柴,見二童子下棋,他一旁觀看,看完一局,他的斧柄已經腐爛,他回家后才知已過一百年了。
青蚨:即錢。晉干定《搜神記》,青蚨為蟲名,形如蟬,生子于草葉上,若取其子,母即飛來。如用青蚨母蟲的血分別涂在錢上,用其購物,所付母錢、子錢都能飛回。
【譯文】
家搬到嵯峨的峰巔居住,是一個并不地道的山野樵夫,每日里與圍棋為伍。相伴的是不開花的千年老樹,風雨摧折枝葉扶疏。老朋友曾勸我再回歸宦海,我說那里遠遠不如我這山居。你看這門前萬疊青翠山巒和滿空繽紛彩云,是不要花錢買的最的美的住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yuanqu/702614.html
相關閱讀:元曲精選之越調·憑欄人·金陵道中
碧玉簫
《一枝花?不伏老》譯文注釋
陽春曲?春景(作者:胡祗?)
元曲精選之雙調·水仙子·重觀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