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雁門太守行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賀古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關于戰爭的詩句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雁門太守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賀

原文: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相關內容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戰爭的烏云翻滾而來,像是要把城樓壓垮;
鱗片狀的鎧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閃閃。
號角的聲音在這秋色里響徹天空;
夜色中塞上泥土猶如胭脂凝成,濃艷得近似紫色。
寒風卷動著紅旗,部隊抵達易水;
凝重的霜濕透了鼓皮,鼓聲低沉,揚不起來。
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
手執寶劍甘愿為國血戰到死!
戰國時燕昭王曾筑臺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攬人才,因稱此臺為“黃金臺”。“玉龍”,唐人用以稱劍。 黃金、 白玉, 其質地和色澤, 都為世人所重!褒垺保枪糯鷤髡f中的高貴動物,“黃金臺”,是求賢若渴的象征。
黃金臺:《上古郡國圖經》“黃金臺在易水東南十八里,燕昭王(姬平)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

注釋
()雁門太守行:(古樂府曲調名)雁門,郡名,位于山西代縣。
()摧:毀壞。這句形容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臨危形勢。
()向日:迎著太陽。亦有版本寫作“向月”。
()甲光:鎧甲迎著太陽閃出的光。甲,指鎧甲,戰衣。
()向:向著,對著。
()開:打開,鋪開。
()金鱗開:(鎧甲)像金色的魚鱗一樣閃閃發光。金:像金子一樣的顏色和光澤。
()角:古代軍中一種吹奏樂器,多用獸角制成,也是古代軍中的號角。
()塞土燕脂凝夜紫:長城附近多紫色泥土。燕脂,即胭脂,深紅色。這里寫夕暉掩映下,塞土有如燕脂凝成,紫色更顯得濃艷
()塞上:亦有版本寫作“塞土”。
()燕脂:調脂飾女面,產于燕地,故曰燕脂,一種紅色化妝品。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據說長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一作“胭脂”。
()臨:逼近,到,臨近。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縣,向東南流入大清河。戰國時荊軻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眾人送至易水邊,荊軻慷慨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戰鼓聲沉悶而不響亮。
()聲不起:形容鼓聲低沉;不高揚。
()報:報答。
()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戰國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臺上,以招聘人才、招攬隱士。
()意:信任,重用。
()玉龍:寶劍的代稱。
()君:君王。

參考資料:馮浩非 徐傳武 .李賀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 :- .& 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 : .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鑒賞

作者:佚名

  《雁門太守行》是樂府舊題,唐人的這類擬古詩,是相對唐代“近體詩”而言的。它有較寬押韻,押韻,不受太多格律束縛,可以說是古人的一種半自由詩。后稱“樂府詩”。多介紹戰爭場景。

  詩人的語言極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態上著力,用濃辭麗藻大紅大綠去表現緊張悲壯的戰斗場面,構思新奇,形象豐富。

  一般說來,寫悲壯慘烈的戰斗場面不宜使用表現濃艷色彩的詞語,而李賀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紅色,非但鮮明,而且濃艷,它們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詩人就象一個高明的畫家,特別善于著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輪廓而已。他寫詩,絕少運用白描手法,總是借助想象給事物涂上各種各樣新奇濃重的色彩,有效地顯示了它們的多層次性。

  詩共八句,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寫景,也是寫事,成功地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黑云壓城城欲摧”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次句寫城內的守軍,以與城外的敵軍相對比,忽然,風云變幻,一縷日光從云縫里透射下來,映照在守城將士的甲衣上,只見金光閃閃,耀人眼目。此刻他們正披堅執銳,嚴陣以待。這里借日光來顯示守軍的陣營和士氣,情景相生,奇妙無比。據說王安石曾批評這句說:“方黑云壓城,豈有向日之甲光?”楊慎聲稱自己確乎見到此類景象,指責王安石說:“宋老頭巾不知詩!保ā渡衷娫挕罚┢鋵嵥囆g的真實和生活的真實不能等同起來,敵軍圍城,未必有黑云出現;守軍列陣,也未必就有日光前來映照助威,詩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詩人用來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切的戰地氣氛。時值深秋,萬木搖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聲嗚嗚咽咽地鳴響起來。顯然,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正在進行!敖锹暆M天”,勾畫出戰爭的規模。敵軍依仗人多勢眾,鼓噪而前,步步緊逼。守軍并不因勢孤力弱而怯陣,在號角聲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342268.html

相關閱讀:雁門太守行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賀古詩
塞下曲?秋風夜渡河原文_翻譯和賞析_王昌齡古詩
關山月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白古詩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原文_翻譯和賞析_陸游古詩
《燕歌行》譯文注釋_《燕歌行》點評_高適的詩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