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擁使旌。津吏戒船東下穩,縣僚負弩晝歸榮。
江山謝守高吟地,風月朱公故里情。
曾預漢庭三獨坐,府中誰敢伴飛觥。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注釋
作者:佚名
①凌侍郎: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涇縣凌彎人。侍郎,官名。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為官廷的近侍。東漢以后,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自唐以后,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長官之副,官位漸高。相當于部長、副部長級別。宣州:主管,如,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
②日南:漢郡,漢武帝時設立,在今越南中部,東漢末以后,為林邑國所有。
藩郡:封建時代稱屬國屬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邊防重鎮:藩屬。藩國。藩鎮。藩邦?,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藩郡,郡縣。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及郡下!
古宣城:自公元前年設郡以來,歷代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輟,古稱古宣城。
碧落:道家稱東方第一層天,碧霞滿空,叫做“碧落”。這里泛指天上。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使旌:旌,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如旌旗。《楚辭?九歌?國殤》:“旌蔽日兮敵若云。使,用。使役,使力。使錢。使旌,用旌旗。古代武官持旄節專制一方。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擁旄萬里!
③津吏:古代管理渡口?橋梁的官吏。
戒船:戒,防備。如戒備,戒嚴。戒船,這里指押運船只。
縣僚:僚,舊指同在一起做官的?h僚,同在一縣做官。
負弩:弩,弓箭。負弩,背著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極為尊敬。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前驅,蜀人以為寵!
歸榮:猶榮歸。光榮地返回故鄉。 唐?司空圖《送草書僧歸越》:“今系名內殿,且為歸榮,足以光于遠矣! 宋?歐陽修《吉州學記》:“幸予他日因得歸榮故鄉而謁於學門,將見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為公卿。” 明?無名氏 《云間雜志》卷中:“ 張南山尚書歸榮,家訓云:‘為吾后人者,生子雖多,不可不教;生女雖多,不可不舉!
④謝守:指謝?,他曾在宣城任太守。謝?(-年),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著名詩人,出身世家大族。他在宣城任太守時,于府治之北陵陽峰上建室,取名“高齋”,吟出“空為大國憂,紛詭驚非一。安得掃蓬徑,銷吾愁與疾”(《高齋視事》)等詩句,故有“謝守高吟地”之說。
朱公:即 陶朱公 。范蠡的別稱!妒酚?貨殖列傳》:“?范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 !
風月:指男女間情愛之事。前蜀 韋莊 《多情》詩:“一生風月供惆悵,到處煙花恨別離!边@里指范蠡與西施的故事。
朱公:陶朱公,即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國宛(河南南陽)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實業家。后人尊稱“商圣”。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乃我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宋陸游 《連日大雨門外湖水渺然》詩:“尚鄙朱公養魚術,肯為寧戚飯牛歌?”
⑤漢庭三獨坐:東漢光武帝在加強監察官僚權威方面,創造了一個有趣的形式,叫做:三獨坐!逗鬂h書?宣秉傳》說,宣秉在漢光武帝建武元年擔任御史中丞,“光武特詔御史中丞與司隸校尉、尚書令會同并專席而坐,故京師號曰:三獨坐”。其他官僚朝見皇帝時,都站著,惟有他們坐著,故曰:獨坐。這和西漢時司直、司隸校尉朝會時排列在九卿之前,均為尊寵監察官僚的特殊禮遇。此后,“三獨坐”或“三獨”,甚至成為御史中丞、司隸校尉這類監察官僚的代名詞。東漢初年,就恢復了西漢時設置過的三套監察機構,對加強皇帝的權力起了巨大的作用。
飛觥:傳杯。 唐羊昭業《皮襲美見留小宴次韻》:“澤國春來少遇晴,有花開日且飛觥! 宋 梅堯臣 《次韻答黃介夫七十韻》:“物理既難常,達生重飛觥! 清 陳維崧 《鶯啼序?春日游平山堂即事》詞:“玉筍飛觥,春纖拂素!
相關內容
賞析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送別詩,是晏殊送當時的工部侍郎凌策返鄉。
凌策(-),字子奇,宣州涇(安徽涇縣)凌灣人,北宋名臣。雍熙進士。歷廣安軍判官、西川節度推官,光祿寺丞。李順起義,川陜許多選官都不愿意上任,凌策自動請示出任,后到綿州任職,升遷戶部判官,淮南東路安撫使。公元年(大中祥符九年),凌策從蜀地回來,皇上有意擢用,但凌策得病,這首七律《送凌侍郎還宣州》晏殊送凌策回鄉寫的。
首聯“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擁使旌”,介紹古宣城是塊圣地。碧霞滿空,神仙都要搖動旌旗,在那里聚集。歷史上的宣城 “易置不常,統治稱重”(宋 章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601606.html
相關閱讀:送區冊序原文_翻譯和賞析_韓愈文言文
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師中
送元?師詩原文_翻譯和賞析_柳宗元古詩
送蓀友原文_翻譯和賞析_納蘭性德古詩
送韋司馬別原文_翻譯和賞析_何遜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