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速讀的重要前提。用心理學原理研究閱讀行為可知: 閱讀的過程是讀者感知、記憶、想象、思維、注意等一系列心理活動的過程。快速閱讀,則更是一種復雜的心 智活動,它除了要求人們以更快的速度感知、記憶、想象、理解外,更要求閱讀時能高度集中注意,專注于閱讀,全身心地投入閱讀。只有具備了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才可能出現高效率的閱讀。訓練學生速讀首先就要遵循這些心理學原理,培養學生速讀的良好心態。
速讀,作為一種現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國古代,《北齊書》曾記載王孝瑜“讀書敏速,十行俱下”。前蘇聯大文豪高爾基看雜志,往往是“幾頁幾頁地翻”。經科學地速讀訓練,其讀速更大得驚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訓練的速讀能手長江美子,最快可達每分鐘讀20萬字。我國北京鐵路二中程 漢杰老師,臺北師專附小譚達士校長訓練的學生其閱讀效率也是成倍、成數倍地增長。本模式實驗表明:學生 閱讀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達到1500字/分。大量經驗表明,速讀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樣:通過訓練,才能提 高;通過有效的訓練,就能迅速地提高。
提倡語文速讀的出發點是提高中語教學效率與學生素質 波動速讀,以適應信息社會的需求。時代飛速發展,快速閱讀應運而生?焖匍喿x集生理學、心理學、語言文字學、現代閱讀學等相關學科原理于一體 ,實質是一門高效閱讀學。它不僅要求讀速快,而且要求理解深、記憶牢,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迅速擴大其知識面。為此,有人還稱:“速讀是語文教育的高科技”。
速讀訓練的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注重速讀的心理素質訓練。至少包括兩點:[1]、現代閱讀觀的樹立;[2]、 良好速讀心態的養成。“賞析文章、借鑒寫法”,是過去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 我們讀書的千古祖訓;“咬文嚼字、慢咀細嚼”,是我國語文的傳統教法。時代在奔馳前進,我們讀書的觀念 也必須迅速改變。正如章熊同志所說:“現代社會,節奏加快,觀念也更新。閱讀的觀念,應該跳出‘文章賞 析’的藩籬,注重信息的獲取與整理,而且還要注重效率。”閱讀觀念的更新,十分有利于良好速讀心態的養成。這種良好的“速讀心態”,指的是兩種意識(求快意識 、競爭意識),三個設法(設法快讀、設法理解一切、設法記住一切)。有了這種“心態”,凡速讀就能專心 致志,全身心地投入,因而讀得快、理解深、記憶牢。這種良好的“心態”,還指:凡讀書,就能根據讀物內 容與閱讀目的選用不同的讀書方法,當快則快,當慢則慢,當粗則粗,當細則細,一遍下來,基本解決問題。 良好速讀心態的養成,是我們速讀訓練“四級臺階”的基礎工程,不僅要首先抓,而且要貫穿“四級臺階”的 始終。主要辦法,除了用現代閱讀觀武裝其頭腦,讓其樹立強烈的時效觀念外,就是“計時速讀”訓練。因為 計時、限時,讀者緊迫感必然陡增;因為“計時速讀”追求的目標是:讀速與理解率的同步上升,所以其閱讀 效率必能迅速提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udu/37206.html
相關閱讀:視點移動訓練
淺析快速閱讀中的計時訓練的速讀作用及功效
文字閃讀練習
速讀訓練常見問題及解答
自我訓練速讀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