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ASA的資料圖片
新華報業網訊 最近幾天日出日落的時候,有些人或許會無意中發現太陽上有個黑點,這黑點還挺大。眼花了?揉揉眼,不是!是太陽色素沉淀長了老年斑?也不是。這其實是太陽上常見的黑子在活動。只不過,這個黑子實在巨大,直徑10萬公里,被美國航空航天局授予了“太陽黑子怪獸”的榮譽稱號。黑子這么大,以致我們在地球上肉眼都能直接看到,最近這個黑子將隨著太陽的自轉逐漸消失在視線中,您感興趣的話不妨借助太陽觀測鏡,一睹奇觀——記住,千萬不能直接用眼觀看哦。
“太陽上好大一顆黑痣啊”
這個巨大的太陽黑子是5月5日被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被科學家編號為AR1476。它的直徑達到10萬公里(地球直徑約1.2萬公里),體積如此龐大以至于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首次觀測到它時,科學家驚呼這是個“太陽黑子怪獸”。
AR1476表現非常顯眼,在清晨或傍晚,不需要望遠鏡也能看到。有人在意大利甚至用相機拍到了這群龐然大物。放大了看,竟發現這片黑子區域的形狀像極了夏威夷群島,當然,這片區域比地球上任何一個島嶼都要大得多。有網友開玩笑,“雨過天晴,發現幾天不見,太陽長了好大一顆黑痣。”
明年太陽黑子活動將非;钴S
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中最基本、最明顯的一種。通常科學家們認為,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溫度大約為4500攝氏度。因為其溫度比太陽的光球層表面溫度要低1000到2000攝氏度(光球層表面溫度約為6000攝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點。
當大黑子群數量增多時,就預示著太陽上將有劇烈的變化。人類發現太陽黑子活動已經有幾千年了。黑子的活動周期為11.2年。在開始的4年左右時間里,黑子不斷產生,越來越多,活動加劇,在黑子數達到極大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峰年。在隨后的7年左右時間里,黑子活動逐漸減弱,黑子也越來越少,黑子數極小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谷年。
南京大學天文系蕭耐園教授上周對媒體說,2013年的確是太陽活動的高峰年,太陽黑子、太陽耀斑將有大規模的爆發,會對地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不可能釀成全球性的災害,更不可能是世界末日。
黑子活動峰年交通事故會增加
黑子對地球有什么影響呢?通常認為黑子會影響地球磁場,干擾全球通訊,特別是無線電通訊和廣播。
“太陽輻射的強弱對天氣會產生影響。”蕭耐園說,人們對很多地方的降水量、氣溫、氣壓等氣象因素與太陽黑子數的變化做過相關統計,有的年份太陽黑子多雨水就少,有的年份太陽黑子少雨水就多。“這些關系相當復雜。”研究表明,我國澇、旱、寒、暖的年份有明顯的11年周期,多數發生在太陽黑子極大極小年附近。
蕭教授提醒:“據我了解,太陽黑子的爆發會對人的神經系統產生影響,磁爆發生時,會導致人的心情煩躁,血壓升高,注意力分散,有人做過統計,黑子活動高峰年,交通事故會明顯增加,所以大家出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即將消失,千萬別用肉眼直接觀看
如果天氣狀況不錯,天文愛好者用業余裝備足以清晰地觀測到AR1476黑子。(提醒:請勿直接用望遠鏡或肉眼直視太陽。為保護雙眼,鏡頭上要蒙巴德膜進行特殊防護。)
在傍晚和清晨,是觀測黑子的好時機,如果您家里還留有幾年前觀測日食的日食觀測鏡,或者有巴德膜,這時候正好可以用來觀測黑子。紫金山天文臺的工作人員說,這兩天,黑子即將縮小,并且隨著太陽自轉,而離開我們的視線,您感興趣的話,這兩天記得抓緊看一看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956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