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3月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黑洞似乎總是扮演者破壞者的角色,比如吸積周圍的宇宙物質來增加“填充”自己,在這一過程中還會釋放出令人驚訝的X射線流。但是科學家們卻提出了另一種看法,大質量黑洞也可能在其周圍創造天體,當前的觀測中已經有證據顯示黑洞具有這一不可思議的行為,這一現象就發生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這里潛伏的超大質量黑洞可在周圍“創造”宇宙天體。
科學家認為黑洞周圍的復雜環境也可以滿足恒星形成條件
科學家認為,大質量黑洞在周圍時空中創造天體依然存在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形成恒星需要密度足夠大的氣體團,黑洞周圍強大的引力可能導致氣體等物質集群還沒來得及形成就墜入黑洞之中,很難想象在大質量黑洞周圍卻生存著一些新生天體?茖W家對銀河系中央人馬座A *黑洞進行了調查發現,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存在奇怪的一氧化硅釋放現象。
超大型的射電望遠鏡為我們揭示了黑洞周圍的物質分布與黑洞行為,一氧化硅的釋放與恒星的形成存在關聯,同時,來自甚大望遠鏡的觀測數據也發現了在黑洞周圍存在的年輕天體,科學家通過紅外波段尋找被塵埃和氣體遮擋的物質。恒星是如何在大質量黑洞周圍幸存下來呢?科學家發現強紫外輻射壓力可將人馬座A *黑洞周圍聚集的氣體壓縮,最終達到坍縮的臨界密度,于是恒星就誕生了。
因此,黑洞周圍如果發現新生的恒星現象,需要有推動力將密集的氣體壓縮,達到恒星形成所需的物質密度。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已經為我們揭示了宇宙深處的奧秘,在諸如黑洞周圍這類極端的環境中甚至可以誕生新的恒星,這一現象是非常令人驚訝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321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