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日,女凱龍星恰好經過天蝎座內一顆亮度R=12.4的恒星UCAC4 248-108672前方,天文學家觀測了此次掩星。在這次掩星事件中,女凱龍星的亮度變化從14.7等(恒星與女凱龍星)到18.5等(只有女凱龍星),持續時間最長19.2秒。這3.8等的差異代表最亮時是最暗時亮度的32.5倍。主要掩星事件引發了4個在“亮度光變曲線”上可見的小幅度亮度下降,并且在女凱龍星遮蔽恒星前7秒和后7秒時各發生2次。
這4個次要的掩星事件代表有物體部分遮蔽了恒星 UCAC4 248-108672 的光線。這些次要掩星事件發生時間間隔對稱,并且被地面多個天文臺觀測到。根據天文臺對次要掩星的觀測,天文學家排除了星體表物質噴發等解釋,一致認定引起小幅亮度變化是星環,并且認為擁有星環的小天體在太陽系內很常見。其他半人馬族小行星或海王星軌道外的天體都可能會有星環,這些小天體擁有的星環規;蛟S更大。
女凱龍星(Chariklo)直徑在254千米左右,擁有兩道狹窄但密集的環,一條寬度約7千米,另一條寬約3千米,環之間相距9千米。兩環距離女凱龍星幾何中心的軌道高度分別為396千米與405千米。在女凱龍星環被確認前,太陽系內只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巨行星被發現擁有星環。
小行星擁有星環是令人吃驚的,因為能夠穩定星環長期存在的幾乎都是質量很大的大行星,而女凱龍星相比較質量很小,即使擁有星環,星環內物質也將在幾百萬年內消散殆盡。因此女凱龍星的星環可能很年輕,才出現不久;也可能像大行星的星環那樣,存在穩定環系的“牧羊犬”衛星,利用自身引力將碎冰粒,巖塊,塵埃等物質束縛在星環內不至于慢慢消散。
科學家們目前比較傾向于后一種可能,認為女凱龍星擁有衛星穩定環系,但也不排除有其他機制,可以源源不斷地補充環內物質使星環不至于消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671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