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奔愛》看得人崩潰,還是刷部老片洗洗眼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奇聞異事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情人節在中國電影市場變成了固定檔期。印象中整年的“愛情大片”都集中在這個時候,并且承擔著重要使命——讓你感受到去年一整年你在電影院看過的國產片有多好,以及接下來一整年你將買票的國產片有多值。毫無疑問是一整年的爛片擔當。

愛情電影爛俗點也就算了,還一個勁用一個模式,非要拼盤式的�!度菬釕佟�、《北京愛情故事》到今年的《奔愛》,似乎只有超密集的“有情人終成眷屬”才能給情侶帶來情人節的幸福。

今年上映的三部電影中,稍對電影懂一點的人大概都會先選《奔愛》,原因是這部電影的導演:管虎、高群書、滕華濤、張一白和張猛。5個中國大陸目前比較靠譜的中生代導演,加上章子怡、彭于晏、佟麗婭、王千源、張譯等一眾有點實力的帥哥美女,雖然還是熟悉的拼盤配方,組合的碰撞還是令人期待。

結果,苦笑一下,《奔愛》果然擔起了情人檔電影的重要使命,還開發了新功能——能陪你看到影院亮燈的才是真愛。

必須承認,遇到賀歲片強勢年,觀眾對幾部傻愛電影的要求不會太高,你將就拍,我將就看。但《奔愛》拿一手好牌打成這樣真讓人感慨,拍得好《老炮兒》這種男人電影的糙爺們還是別玩愛情了。

一直被嘗試,卻一直出爛片,這其實不是拼盤愛情片模式的錯。

《奔愛》令我想起了一部云集了更多導演的電影,大概稱得上這種類型愛情片的先驅者——《巴黎,我愛你》。

《巴黎,我愛你》是2006年戛納的開幕影片,集合了科恩兄弟、杜可風等18個著名導演,娜塔莉·波特曼、朱麗葉·比諾時、威廉·達福等眾多著名演員,以拍攝巴黎18個區的形式講述了10多個有關愛情的片段。這些故事沒有局限,從不遵循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規則,故事的主角們有屬于各自的私密情感,在平行的時空里經歷著自己的人生片段,大部分,只能說大部分都與愛情有關,更確切點說,是都與愛有關。

講真,如果不想在屬于情人的季節嘗試《消失的愛人》系列考驗彼此,只是想被愛情密集溫暖一次,《巴黎,我愛你》是一部不論過去多久都值得在與情人依偎一起重溫的電影。

喜歡的原因很簡單,集合了風格如此迥異的這么多導演與演員,卻不是胡亂拼湊大鍋燉的愛情拼盤,是建立在共同對愛的理解上,溫暖自己又溫暖世界的人生卷軸。

這幅鋪陳于法國巴黎街頭、咖啡館、富人區、貧民窟的卷軸還被打上了各個著名導演的著名標志:阿方索的長鏡頭、科恩兄弟的御用演員史蒂夫·布西密、杜可風精致到每幀都像時尚大片的鏡頭……就算只是看這些導演拿出自己的箱底寶貝出來的誠意都已經足夠精彩。

但最難得的倒不是暗藏于故事中的迷影手段,而是故事本身所要傳達的數種人生態度。18個片段,每個不到6分鐘,意想不到的結局、轉折,不慌不忙卻講得暖入心脾,樂趣橫生。

導演們埋進故事里的愛沒有方法局限、沒有種族局限、沒有職業局限,把巴黎的曖昧和人生能遇到的最美好的事、最重要的事、最浪漫的事、最溫情的事、最巧合的事都一股腦拍出來,看完之后讓人感慨,這世界哪來這么多發生在幾分鐘內的美妙,我怎么就沒發現。

每個故事都值得回味,但有那么幾個,值得聚精會神得回味。

《巴士底區》

中年男人出軌總是電影百拍不厭、最津津樂道的話題。

男主角坐在正宗的法式小餐廳,回想起與腿有3米長的空姐在車里激吻車震,眼前的老婆簡直不能更讓人心塞。十幾年不變的煎蛋、不變的煎蛋時唱的歌、不變的紅色外套、從來不點前菜甜點卻幫他點自己最愛吃的然后吃光……不能再忍,一定要離。約了老婆去熟悉的餐廳吃飯,等她落座后正在考慮如何開口,老婆先哭了,拿出一份檢查報告,得了血癌,命不久矣。男主角愣了一陣,決定陪老婆走完最后一程,與空姐情人分手。

男主給老婆讀書

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做一切她最喜歡的事,甜蜜得聽她唱煎蛋之歌,給她讀書。本來他覺得自己只是要假裝在熱戀之中,但卻漸漸變成,真正熱戀中的男人。最終老婆在他的懷抱中平靜離世。

這其實是個俗不可耐的故事,但卻拍得聞不出直男癌的味道。因為老婆沒按出軌基本法發現這事,也沒變得更賢惠漂亮想得開,一如既往做他以前最討厭的事,變的只是他的假裝熱戀到真心熱戀。

愚蠢的人類也真是諷刺,最好的日子一定要發生在人生最后一程,愛情回來的代價卻是你即將失去它。認為它值得回味的原因就在于此。

不知若男主角事先知道這個結局,是想放棄婚姻還是想通過死亡找回愛情。

《埃菲爾鐵塔》

如果要分類的話,這個講小丑愛情的故事應該是奇怪職業的代表。

又萌又傻的法國小男孩站在埃菲爾鐵塔下講小丑父母相遇的愛情故事�;旧先潭际悄瑒�,小丑僅靠想象力來生活,自我得穿越于普通人中逗樂他們。在遇到小丑媽媽前,小丑爸爸盡管快樂,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因為被認為擾亂普通人生活被關進監獄后,遇到了小丑媽媽,仿佛在世界上遇到另一個自己,對稱的鏡面表演充滿法式冷幽默,而后每次從難過到開心的一抹臉“魔術”總算有人陪伴了。

兩個小丑監獄相遇

父母愛情說完了,小男孩背著巨型書包要走了,他用想象豐富視野中的道路和人群,這些想象出的卡通事物、自己的卡通模樣與小丑變臉一樣,有種無論怎樣都要活在充滿樂趣的生活里的荒誕,哪怕這些樂趣只是想象。

感人又虐心的愛情看多了,反倒常常失去最初的思考,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與世界格格不入的怪咖,哪怕只是你覺得而已,碰到一個跟你一起接受嘲笑的怪咖,還能跟你做出“鏡面反應”,甚至和你一樣有瞬間變笑臉的內心,就一起待在你們的世界,不用為了適應改變什么,也很好。

《馬叟公園》

喜歡的段落中少有名導作品,這段是個例外。阿方索·卡隆最為國人熟知的大概是《地心引力》,而《地心引力》一開頭阿方索就甩出了長達13分鐘的太空全景長鏡頭震懾住了觀眾。長鏡頭是阿方索最愛。

年輕漂亮的法國姑娘在巴黎街頭等到了與差點遲到的老男人,擁抱后便沿街步行,鏡頭在對面隨行。聊天的內容似乎是姑娘被婚姻束縛的生活、無法按照自己意愿進行的愛情,而旁邊不時摟著她的老男人像個老情人,在姑娘不開心的晚上一個電話就出門給她解悶,勸解她放開枷鎖和煩惱,多出來與他見面,盡管姑娘認為這樣很有負罪感。看上去就是一對快要私奔的老少戀。

令姑娘煩惱的人叫卡斯巴,老男人說:“把卡斯巴想象稱氣球,而不是枷鎖。”

“我是你的枷鎖嗎?”

“寶貝,你是我的飛船。”

“謝謝你老爸。”

謎底解開,這是個愛抽煙、不靠譜的外公幫女兒帶孫子好讓女兒有時間與閨蜜出門HIGH的故事。

再回頭想起“飛船”的回答,這種設定簡直淚目。不到5分鐘的隨行長鏡頭將傍晚時而有燈光時而黑暗的巴黎街頭變成了一次笨拙父親對女兒愛的表白。

還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純愛如娜塔莉·波特曼與盲人男友、腦洞大如在巴黎地鐵被吻又被打的美國游客、暖心如幫女兒帶孩子的爸爸、壓抑如迫于生活丟下自己孩子幫別人看孩子的年輕保姆、沖動如因為一次借火成就的斷背之戀、重口味如吸血鬼的親熱……

看完《巴黎,我愛你》就像無限次把自己代入了無數陌生人的私密人生,這些私密情緒甚至連最親密的人也不知道,不能說這是因偷窺他人人生帶來的快感,這些街頭故事本來就無疑要隱藏。

制片人在這部電影獲得成功后又在2009年拍了《紐約,我愛你》,并在結尾處打出“下一站,上海”的字樣。《紐約,我愛你》出現了更多國家的導演,比如姜文,還有如娜塔莉·波特曼這種跨界導演,但怎樣也無法復制上一部的精彩,許多導演不免有插科打諢、敷衍觀眾的嫌疑,不過淪為二流商業愛情片。

不知是法語和巴黎本身魅力太十足,還是復制的目的性太強就會失敗,拼盤愛情片少有更精彩的出現。更何況,是用5個毫無誠意、直男癌指數爆表的爛俗愛情故事來拼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64845.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