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近日發現,水星與地球的衛星——月球之間,尤其是在地質歷史等方面存在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茖W家表示,這一發現將為備受關注的月球起源理論提供新的思路。
目前,尚且沒有關于月球形成的完整而確鑿的答案。最流行的理論認為,月球是由大小與火星類似的行星在46億年前與地球相撞時將地球撞擊成大小不等的兩部分,較小的部分沉積成為月球。但是針對這一猜測還存在這質疑。
2013年3月份,信使號宇宙飛船完成了對水星整個表面的測繪。測繪結果表明,水星與月球在地質歷史等方面存在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水星表面的平滑程度同月球相似。在水星表面,平滑區域占全部表面積的27%;而在月球表明,平滑區域的面積占16%。
科學家認為,這些區域是在億萬年前由火山噴發后的巖漿覆蓋在表面形成的。水星表面的坑洼部分,在地勢以及年代上也與月球類似。此外,兩者都具有極地冰層,且都具有截然不同的兩個側面。
如果構成水星的同位素恰巧與月球相似,那么就表明,水星在地球形成的最后階段與地球相撞擊并形成月球。
“如果這一點得到確認的話,那么所有關于月球和地球在同位素上具有類似之處的謎團就會就此解開了。”所羅門教授表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69312.html
相關閱讀:
美首次用激光擊落飛機“星球大戰”真實上演
科學家發現B-模偏振形式 成宇宙暴漲理論第一個證據
NASA發現數百萬個隱藏天體 包含迄今最亮的星系
科學家解密太陽不吞噬地球原因
蓋亞空間衛星使命:偵測撞擊地球行星
科學家發現B-模偏振形式 成宇宙暴漲理論第一個證據
NASA發現數百萬個隱藏天體 包含迄今最亮的星系
科學家解密太陽不吞噬地球原因
蓋亞空間衛星使命:偵測撞擊地球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