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地下粒子探測器探究物質起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科技訊】6月10日消息,據媒體報道,關于人類起源、地球開端、宇宙起點的疑問、探索從未停歇。科學家打造了巨大的地下粒子探測器,希望探尋到神秘亞原子粒子——中微子的蹤跡,可至今仍然一無所獲。 中微子能夠作為自己的反粒子,并相遇、泯滅。關于這種神秘粒子的研究從未停歇,可至今卻從“沒有發現任何跡象”,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aet Muenchen)物理學家邁克爾·馬里諾(Michael Marino)表示。


地下深處的粒子探測器

如果中微子就是自己的反物質,那么這就能幫助解釋宇宙最根本的奧秘:為什么會有物質的存在?物質多于反物質?

宇宙由微笑的亞原子粒子組成,每一個物質粒子都具有匹配的特性相反的反物質。當粒子與反粒子相遇,它們便會閃出一道光,瞬間泯滅。

目前的研究認為,在大爆炸形成宇宙后,世間存在的僅僅是能量。不過,隨著宇宙逐漸冷卻,物質和反物質便以相等的數量創造而出。馬里諾表示,如果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的預言正確(注:粒子物理學用來解釋亞原子粒子的主導理論),“可以認為,物質和反物質是等量的。” 馬里諾指表示,這些粒子相遇、泯滅,形成了光子、光粒子;可幾乎沒有什么能用來形成恒星、星系和其他東西。 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宇宙中絕大部分由物質組成,反物質十分罕見,這就留下了一個大大的疑問。

難以捕捉的反應為了解釋物質的存在,很多物理學家都回到了1930年意大利物理學家埃托雷-馬約拉納(Ettore Majorana)提出的觀點:中微子是否就是自身的反物質。 如果正如馬約拉納預測的一樣,那么理論物理學家應該能夠順藤摸瓜,發現“無中微子雙β衰變”過程。在普通β衰變過程中,原子內的一個中子會變成質子,同時釋放出一個點子和一個反中微子;而在雙β衰變中,兩個中子同時轉變為質子,并會釋放出兩個電子和兩個反中微子。而如果中微子是自己的反粒子,那么這兩個粒子便可能相遇泯滅,只留下兩個電子。

新墨西哥州濃縮氙觀測站(Enriched Xenon Observatory,EXO-200)的研究人員花了兩年的時間來尋找這種衰變。探測器實際上是一個裝有200千克氙的大型儲缸,其中放射性氙136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這個巨型探測器,被放置在地下2100英尺(合650米)——這樣一來,地球能夠吸收足夠的宇宙射線,來模擬難以捕捉的衰變。 每當氙136原子核衰變時,就會產生閃光,并釋放能量。通過分析這些閃爍出現的情況、能量的釋放的多少,研究團隊就能夠監測是否出現了“無中微子雙β衰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1228.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