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劉備劉備為何殺子劉封,他是真的仁德嗎?小編認為仁德只是一個君主的表象。仁德的背后隱藏的是政治的暫時妥協。眾所周知劉備是以仁德明天下,然而有許多不同的意見,例如劉備摔阿斗試想一個以仁德聞名天下的人竟然會摔自己的親兒子,虎毒不食子,一個仁德的人會這么做?
當年,劉備心血來潮,想收劉封為“義子”。
心有此念,卻又拿不定主意,就去征求諸葛亮的意見。諸葛亮明白,劉備此舉,征求意見是假,實則是想從自己這里獲得認同感。支持,心有不甘;不支持吧,又怕拂了“老大”的面子。
諸葛亮狡猾,不想淌這個渾水,就說:“此乃家事,可問關、張”。輕描淡寫一句話就把自己置身事外。于是,劉備又撇開張飛去問關羽。關羽雖知書達理,卻是個出了名的“直腸子”,見大哥相問,直接說道:“你自己不是有兒子嘛!為什么還要收一個義子呢?”
其實,關羽也是為大哥將來著想,尋常人家收個“義子”不算什么,而劉備將來是要為帝為王的,一旦收了這個“義子”,就免不了封賞,一封賞,勢必就會做大。倘若以后“尾大不掉”,麻煩就來了,弄不好還要威脅到劉備繼承者的地位;蛟S是在危難之中,前途未卜,面對關羽的“良藥苦口”,劉備只一句“我視其如親子,何愁其有異心”就接納了。
此時關羽才明白,大哥這是跟自己客氣。但關羽不知道,自己的這句肺腑之言也為后來“敗走麥城”埋下了伏筆和隱患。諸葛亮不想過問,是因為諸葛亮心理明白,“清官難斷家務事”,結果好壞都沒有多少益處。“皮球”雖然踢走了,為長遠計,諸葛亮對劉備的這個“義子”卻并不看好,但此時正值用人之際,多個劉封也能多分力量,暫且留著吧。
其實,自從收劉封為“義子”之后,劉備也有些后悔了。諸葛亮不表態,實際就等于不支持,只不過礙于面子和君臣名分,不便明說而已。關羽是自己的生死兄弟,自然會說真心話。真話往往不好聽,道理卻顯而易見。劉備不傻,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這么一想,劉備就有些不淡定了。但木已成舟,話一出口,不能收回。古時不比現在,講究一言九鼎,天理人倫,義子也是子,如果輕易廢掉,豈不惹天下人恥笑。尤其像劉備這個一向以仁德自居的人物,就更不能出爾反爾,裝也要裝到底。
這事暫時擱下了,但后來劉備的事業越做越大,最后自立為“漢中王”。當王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涉及到文武百官和立世子的問題。劉備這時才猛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又派使者“往荊州問于關公”。這次跟上次不一樣,有些急眼了。
關羽明白大哥的心思,于是獻計:“封乃螟蛉之子,使往山城之遠,免遺禍于親骨肉也。”這次,劉備聽從了關羽的意見,派劉封和孟達往上庸鎮守。這一來,劉備倒是安心了,卻不料將關羽置于了“火爐”之上。后來關羽在荊州中了呂蒙“白衣渡江”之計,敗走麥城,生擒被殺。這期間,關羽多次派出使者前往上庸求救,但劉封聽了孟達講述關羽排擠之事,內心頓時憤恨起來,按兵不動,眼睜睜看著關羽走向滅亡。
關羽死了,丟失荊州,劉備勃然大怒,追究責任,于是就有人說出了劉封見死不救的事情。劉備心想這個義子果然不顧大局,不講情義。就在這時,劉封回來了,“只帶百余騎。”劉備一見劉封,更加憤怒,殺心陡起。猶豫未決之際,諸葛亮出現了,而且一上來就把劉備拉到一邊,附耳低言道:“此子極其剛強,今日不除,后必生禍于子孫耳。”一聽此言,劉備不假思索,忙令左右推出去斬首。
劉封當然可殺。但顯然,劉備與諸葛亮的想法不大一樣。諸葛亮想借此機會除掉劉封,為將來幼主“接班”鋪平道路。而劉備雖有除掉劉封之心,卻怕擔上殺子罵名。諸葛亮的一番話,似乎給了劉備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內心撫平了不少。但接下來的一件事,卻讓劉備再次忐忑起來。當跟隨劉封的士兵說起劉封不被孟達勸降、“扯書斬使”之事,劉備馬上就“后悔”了:“吾兒雖然剛烈,有此忠義之心也,凜然可愛。”趕緊讓人推回來,卻不料早已斬首,動作之快,令人防不勝防。
見劉備“后悔”,諸葛亮假意寬慰:“若欲嗣主久遠之計,殺之何足惜也。做事業者,豈可生兒女之情耶!”只此一句,把無情無義的臟水全部潑到了自己身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見諸葛亮嗔怒,劉備仍想摘得干凈一些:“縱使他日殺孤之子,孤不忍今日廢忠義之人也。”看看,殺都殺完了,還忘不了搽脂抹粉,虛偽掩飾。這是劉備一貫的拿手好戲,效果就是“文武聞之,無不落淚”,效果好極了!
劉封死了,死的有些不可饒恕卻也心有不甘。在其內心深處,劉備不僅是慈父,也是仁德之主,之所以不被孟達勸降,冒著殺頭危險回到劉備身邊,可能就是覺得自己斷不至死——孩子犯了錯,責罰一頓而已。但劉封實在太天真了,他哪里想到,自己早就成了人家的“眼中釘、肉中刺”了,在政治斗爭和權力傳承的問題上從來就沒有仁德可言,有的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罷了。
這一點,即便是所謂的明君賢臣也概莫能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7686.html
相關閱讀:
NASA發現最類似地球行星 位于500光年外宜居帶
天外來客近距離飛越地球,這輩子就這么一次!
美國科學家解釋冰湖一夜間神秘消失
豬與人有112個相同基因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