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一名科學家最近制作了一段視頻,展示了那些近距離飛掠地球附近的小行星。視頻標注出了過去30年間新發現的全部小行星,并顯示在這張愈加顯得擁擠不堪的太陽系地圖上。
這份時長3分鐘的視頻由英國天文學家斯科特?曼利(Scott Manley)制作,視頻中的一秒鐘相當于實際兩個月。影片一開頭就展示了太陽系中那一片如白色塵埃般展開的小行星帶。幾年之后,隨著更多的望遠鏡投入使用,更先進的觀測方法得到運用,人們發現了大量更微小的小行星,而小行星帶也逐漸成了一個淺綠色的密集環狀帶。
令人憂慮的是以紅色標示的那些點,他們代表軌道位于地球軌道內側的小行星,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其中有部分小行星的軌道非常接近地球。最后是黃色的點,這些點代表近地小行星,即那些軌道非常接近地球軌道的天體。
曼利在1980年至2010年之間每天堅持記錄新發現的小行星位置,并制成地圖。30年前,我們知道8954顆小行星存在于太陽系中。今天,我們已經發現了530091顆,這些點構成了一個綠色的“眼睛”。
曼利本人曾是北愛爾蘭艾瑪天文臺(Armagh Observatory)研究員,他說:“這些圖像是使用已知的小行星軌道來計算出它們每天所處的位置并據此進行制作的。就像我們計算每天地球、金星或火星的位置一樣,我們可以計算任何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軌道位置。我在過去的30年里每天都制作一張這樣的圖像,加起來就是大約11000張,現在我將這些圖像合成起來,制成了這份視頻!
小行星是圍繞太陽運行的小天體。它們的體積質量比行星要小,因而得名。這類天體大小相差懸殊,目前已知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其直徑為950公里,而最小的直徑只有幾十米。而微型小行星,就是那些直徑在5到10米之間的小行星,每年大約會發生一次和地球的相撞事件,但是基本上都會在落地前就在大氣層中燃燒爆炸完畢,不會造成地面上的傷害。而較大的,即直徑約為一公里的小行星,大約每50萬年會發生一次和地球的相撞事件。
雖然從曼利先生制作的視頻作品上看其中一些 距離地球軌道近的嚇人,但是他本人對此想做一些澄清: “必須考慮這樣一個因素,那就是這里的距離都被成比例縮小了,但是這個點卻被夸大了,因為你要保證這個點能畫上去!彼f, “圖像上一個像素相當于實際的100萬公里,因而即使你看見視頻中一個點正好從地球上空飛過,事實上也距離100萬公里呢,這相當于地月距離的兩倍以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085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