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瑪是巴布亞新幾內亞人的一個原始部落。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伊里安南部海濱的紅樹林中。阿斯瑪人惟一的崇尚是大森林的神靈和祖先的安寧。有人依據其與世隔絕的生活就下結論說他們是一個在神秘中透出意味祥和的種群,卻也有人因為阿斯瑪人有“食人”習俗就干脆說他們是殘忍的部族。
但不論怎樣,阿斯瑪人都用雕刻傳承著他們的歷史。食人者與他們的反對派,總是針對一個問題爭論不休。人吃人絕對不是中立的行為:它對吃人者帶來了影響。反對派認為這種影響是墮落的。而在食人者的邏輯中,吃人是一種自我完善的方法,是世界上顯而易見的事實之一。在新幾內亞,很多食人族——其中一些現在仍保留了吃人的習慣——頭腦中還存在著圍捕和盛宴的記憶,他們告訴人類學家他們的敵人就是“獵物”。
在1971年,加蓬部族的人吃掉附近村莊地上的死尸,法庭宣判他們無罪,因為在他們的文化中這是很平常的事情。“饑餓的食人者”在不久前的過去,以及現在,都是新幾內亞附近的馬辛島的普通特征。其中的大多數人告訴人種史學家,將敵人當作“食物”,似乎掩蓋了此種行為本身的象征意義和儀式邏輯,正如巴布亞的奧洛卡瓦人所說,是為了“捕捉靈魂”,以補償失去的勇士。
在阿斯瑪人男人居住的“長房子”里,大廳中央通常會矗立一根根象征氏族的旗桿,直插入用棕櫚葉建造的屋頂。旗桿上有著諸多的雕刻作品:有人物像、動物像、飛鳥、昆蟲以及露著長牙的鯊魚等……在他們的圖騰畫卷里,內容無奇不有,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圖案。這些雕刻在他們心中是祖先神靈的象征,旗桿也就借此成為是亡靈通往天堂的階梯。
和其他原始部落相比,阿斯瑪氏族的藝術創作除了有明晰的思路和鮮明的文化特性外,這些古老的木雕顯現出了極其豐富的想象力、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脫俗非凡的創意。阿斯瑪人的信仰里,人類是由紅木小木人演變的。千百年來,阿斯瑪部族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造物主fumeribitsj由于長期居住在叢林的“長屋”里,為了排遣寂寞,于是就用紅木雕起小木人并把它們擺放在身旁,而后又用紅樹枝有節奏地不停地打起拍子。
慢慢地,小木人就活靈活現地變成了可愛的幼童,而且聰明伶俐,能歌善舞。這就是阿斯瑪人的始祖。忽然有一天,一條巨大的鱷魚摧毀了這個上帝創造的世界,于是造物主便把鱷魚撕得粉碎,扔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于是小木人復活了——人類誕生了。
當阿斯瑪人接觸到樹木并雕刻時,無論是弓、盾牌、獨木舟,還是圖騰,他們始終虔誠得像對待上帝那樣,反復重復曾給予他們生命的那種神靈的造物。他們認為這一切都是起源于樹木。與西方藝術家不同的是,阿斯瑪的雕刻家非但不喜歡在寧靜環境中獨立思考,反而比較喜歡圍坐在一起共同完成工作,不時對他人的作品評頭品足,在相互切磋中獲得靈感。
他們用簡單的工具在樹枝上雕刻,通過一雙雙天才的手雕刻出讓常人無法想象的作品。阿斯瑪人的木雕作品中刻畫武士英勇的情景居多。在他們看來,只有婦女和兒童才應享受自然死亡。因此,他們把這種理念融入他們的作品,用雕刻作品把虛無的變成有形,用他們的作品溝通了活人和死人的聯系,用他們的作品打開了人間通往冥府的大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531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