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楊靖宇將軍的遇害照片在沈陽首次披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未解之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躺在石棺旁
在事變78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一張楊靖宇將軍的遇害照片在沈陽首次披露。
9月17日上午,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里,一些收藏愛好者捐贈了大批抗日時期的珍貴文物,其中一幅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遺容照片的復制件為首次公開。
這張楊靖宇將軍的遺照,拍攝時間應該是在1940年2月23日以后(2月23日是楊靖宇遇難的日子)。該照片最先刊載在日本出版的雜志《歷史寫真畫報》上,刊載時間是在1941年,是當時的日本侵略者為了炫耀所謂“滿洲事變”(九一八)十周年而出版的紀念刊。
捐贈者、民間收藏家詹洪閣先生介紹,此張照片一直為北京著名收藏家李任波先生所珍藏,不同于以前公布的任何版本,此次為首次公開。照片上,楊靖宇將軍躺在雜草叢中,只露出了半側臉,腿部略有彎曲。在其身旁,放著一口棺材,棺材一側掛著一件羊皮大衣,為將軍生前遺物。
從照片可以看到,楊靖宇腰部的褲帶被解開,褲子腰部開口被扒向兩邊,在正腹部塞著一件衣服狀的布制東西,向外鼓出很高,很可能是楊將軍被剖腹后塞住的。
“教科書上的楊靖宇犧牲后的照片都是躺在棺槨內的,這張躺在棺槨外的照片是首次披露的。”詹洪閣說,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應該比教科書那張照片還要早一些。
有關專家表示,抗聯時期的史料本來就不多,資料更是少之又少,這張照片的公開,對于研究楊靖宇、研究抗聯史,都有重要意義。
永遠的遺憾:叛徒活到八十年代
在艱苦殘酷的斗爭環境下,東北抗聯出了很多叛徒,致楊靖宇于死地的叛徒有四個。
第一個叛徒是程斌,原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楊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他于1938年7月率所部115人叛國投敵,日軍任命程斌當隊長,組成“程斌挺進隊”,將楊靖宇部隊逼入絕境。程斌投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毀了70多個抗聯的補給生命線——密營。一夜之間,楊靖宇部隊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這個叛徒在解放后的“鎮反”時期被槍斃。
第二個叛徒是楊靖宇的警衛排長張秀峰。這個從15歲起被楊靖宇撫養成人的叛徒1941年2月1日攜帶抗聯經費9960塊大洋叛變投敵,導致楊靖宇的行蹤暴露。張秀峰唯一講良心的地方,是他在拉警衛排余部叛變時沒有去突襲身邊只剩下幾個戰士的楊靖宇。
第三個致楊靖宇于死地的是偽牌長趙廷喜,因為他的告密使敵人最后找到了筋疲力盡的楊將軍。1946年,人民政府在楊靖宇墳前將趙廷喜槍斃。
第四個叛徒是跟隨程斌叛變的張奚若、程大隊有名的機槍射擊手。張奚若和他的把兄弟、副射手白萬仁、彈藥手王佐華在“追剿”楊靖宇部隊的過程中受傷,被收容在?江縣城里養傷。這個被人稱之為“鐵三角”的戰斗小組1940年2月23日中午聚在一起正在打牌時,駐?江的偽通化省本部接到楊靖宇在三道崴子的報告,因部隊都在山里“討伐”,一時無兵可派,就把那些在縣城里養傷的傷兵集合起來,張奚若和白萬仁、王佐華被編為第一批快速挺進隊。當敵人向楊靖宇喊降不奏效時,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向張奚若下達了“干掉他”的命令。張奚若隨即扣動扳機,楊靖宇倒在一棵大樹前的雪地上犧牲。
次日,程大隊接到將楊靖宇的頭顱送抵“新京”(長春市)的命令。程斌點名讓張奚若干。于是,王佐華和張奚若將楊靖宇的遺體抬到鍘刀上,由白萬仁將楊將軍的頭顱鍘了下來。
程斌大隊中的幾個抗聯叛徒,由于復雜的歷史原因,除程斌在“鎮反”中被槍斃外,其他人則逃脫了應有的審判。張奚若只在“文革”中蹲了兩年監獄,吉林日報社一位記者1984年還采訪過他。他陰沉著臉,拒不承認自己參加過抗聯,也沒打死過“老楊”。許多抗聯老戰士對此終生耿耿于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6824.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