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7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水星是太陽系最內側的一顆小體積行星,但所擁有的鐵量卻是其他任何行星的兩倍。這顆行星為何擁有富含鐵的地核?近日科學家已經揭開了這個謎團,認為與地球或者金星發生的巨大撞擊讓水星變成一顆“鐵星”。
“信使”號飛船拍攝的水星照片,中部偏下的明亮隕坑是“柯伊伯”隕坑。在上世紀70年代“水手10”號任務拍攝的照片中,科學家發現了這個隕坑。
水星的鐵核在總質量中的比重高達65%左右,而地球地核的比重僅為32%。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教授埃里克-阿斯普哈格表示,水星可能在撞擊中失去了一半的地幔,地幔物質被與之相撞的體積更大的行星繼承,可能是原金星或者原地球。一次或者多次撞擊剝奪了原水星的大部分地幔,最后變成一顆主要由鐵構成的天體。
阿斯普哈格與瑞士伯爾尼大學的安德里亞-魯菲爾提出了一個統計學想定,根據一個普通認同的觀點假設行星如何合并和生長,即火星和水星都是太陽系最初居民的殘余。最初的太陽系可能有20顆行星,金星和地球也是殘余合并后的產物。
金星和地球的運氣都不錯。阿斯普哈格表示:“它們的運氣不錯。以金星為例,這顆行星躲過了絕大多數撞擊,形成之后沒有與任何體積更大的行星相撞。相比之下,水星與體積更大的行星相撞,每次都遭受重創,無法繼續生長。這就像一個人連續2次或者3次大頭沖下倒地。不過,它的運氣也不錯,最后存活下來。這樣的存活幾率只有大約十分之一。”
阿斯普哈格稱:“研究結果顯示在一些罕見的情況下,撞擊形成的殘余不僅幸存下來,并且繼續對幸存的行星構成威脅。也就是說,水星繼續遭受撞擊。我們認為一兩次這種撞擊便可以解釋水星為何擁有巨大的金屬地核以及稀薄的地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925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