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本次研究中使用了一種“地質時鐘”,可以推算出月球形成的時期,這有助于澄清月球到底在太陽系形成之后的多少年內形成的。此前有些研究人員認為月球在太陽系形成后大約3000萬年,而另一些科學家認為月球形成的年代在太陽系形成之后的1億年左右。來自國際研究小組的行星科學家認為后者是正確的,計算過程借鑒了地球上的地質演變過程,也被稱為“地質時鐘”,科學家發現天體撞擊與月球的形成模型相互吻合,顯示了地球在遭受其他天體撞擊后可形成月球大小的天體。
該方法的先進性在于不需要使用放射性衰變的原子核來確定天體年齡,而是通過地質學上的演化過程來研究天體年齡。來自法國天文臺的科學家認為我們找到了一個“時鐘”來研究月球等天體的年齡問題,不需要借助同位素測量。
從目前的研究結果看,月球的形成與天體撞擊模擬較為匹配,這就是所謂的大碰撞假說,這顆神秘的天體被命名為“忒伊亞”,是一顆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就存在的行星,后來由于某種原因與地球發生了碰撞,于是形成了月球。“忒伊亞”天體的大小接近火星,在希臘神話中被稱為月亮女神。我們所處的太陽系被認為形成于46億年前,形成過程為主流的行星系統演化模型,原行星盤逐漸演變為如今的太陽系各大行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7032.html
相關閱讀:
記者揭秘“神七”轉運現場
NASA評選太陽系外十大宜居星球 人類移民新目標
科學家研究稱:“鳥神星”沒有大氣和生命
人類不孤單 我們的宇宙或已與其他宇宙相撞
星爆星系中心現黑洞種子 或成為大質量超級黑洞
NASA評選太陽系外十大宜居星球 人類移民新目標
科學家研究稱:“鳥神星”沒有大氣和生命
人類不孤單 我們的宇宙或已與其他宇宙相撞
星爆星系中心現黑洞種子 或成為大質量超級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