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8月19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最新的天文觀測分析發現了一個關于紅矮星周圍盤狀物質沿著黑洞吸積盤方向墜落的證據。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理論物理學家露絲·穆雷凱利(Ruth Murray-Clay)和阿維勒布(Avi Loeb)以及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宇宙物理所的斯特凡·吉勒森(Stefan Gillessen)通過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陣列觀測發現銀河系中心附近存在很強的射電源,是物質落入黑洞吸積盤的特征峰信號。
典型的超大質量黑洞剝離恒星物質的想象圖:恒星物質在黑洞周圍形成同心圓的環結構
這顆紅矮星正在接近一個黑洞,距離黑洞大約2700億英里,即約為54倍的太陽系直徑。科學家們認為這顆紅矮星并不會被吸入黑洞之中,但它之后的運行軌跡會沿著橢圓軌道被甩至距離黑洞十分之一光年的位置上。然而黑洞對這顆紅矮星周圍天體系統的損害已經發生,圍繞在紅矮星附近的盤狀物質在黑洞引力的作用下被拉入吸積盤中,形成了較強的紫外輻射以及特殊波段上的明顯峰值,顯示物質落入吸積盤時釋放的電磁輻射。
天文學家們并沒有直接觀測到在盤狀物質中央的昏暗的紅矮星,而是從被黑洞解體的盤狀物質形成了接近1000億英里直徑的擴展型星際氣體云來推斷其的存在。從表面上看,這顆紅矮星的運行軌跡如同一顆彗星,有著一個酷似彗核狀的前端并拖著長長的尾巴,被黑洞引力打亂而剝離的物質形成了尾隨其后的物質帶。類似的遭受到外界天體引力或者宇宙事件摧毀的原始行星盤景象可以在獵戶座星云中觀測到,因為這里存在來自星系中央恒星團吹來的強烈恒星輻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008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