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體內發現對抗生素耐藥性強“超級細菌”基因?近日,這樣一種說法迅速傳遍網絡,難道“后抗生素”時代真的來了?這種“超級細菌”真的存在?
文章的源頭是一篇學術文章。11月18日,國際最專業、權威的醫學雜志《柳葉刀》(The Lancet)的子刊《柳葉刀·傳染病》發布了一則最新研究報告。研究發現,在中國人體內,發現了應對多黏菌素抗生素的MCR -1基因。研究結果出爐后,有輿論稱,MCR- 1基因的出現,意味著人類所用抗生素中的“最后一道防線”有被攻破的風險。
昨日,南都記者采訪了文章作者之一華農獸醫學院副教授黃顯會。他說,上述說法太主觀,而且并不會對抗目前所有抗生素。
黃顯會還透露,該耐藥基因并非只在中國發現,通過GeneBank比對,目前在印度已發現該基因。全球很多研究機構聯系課題組索要相關資料,他們也要在當地跟進這個基因的監測。
耐藥基因并非無藥可救
這篇研究論文《Em ergence of plasm id-m ediatedcolistinresist-ance m echanism M CR-1in anim alsandhum anb e in g s in C h in a:am icrobiological andm ol-ecular biologicalstudy》的研究結果顯示:在中國人體內,發現了應對多黏菌素抗生素的MCR-1基因。
這是國際上首次報道質粒介導的黏菌素耐藥基因MCR-1,確證其功能,并發現攜帶該基因接合性質粒極易傳播擴散,從分子機制上解釋了目前國內黏菌素耐藥性迅速升高的原因。
該課題主要設計和實施者,是依托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建設的國家獸醫微生物耐藥性風險評估實驗室。華農獸醫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劉藝云為第一作者。
記者獨家聯系到論文作者之一的華農獸醫學院副教授黃顯會。他表示,MCR -1基因不是一種新病菌變種,不是“超級細菌”,更不是“無敵細菌”,而是存在于質粒上的一段基因,可以介導多黏菌素類藥物耐藥,通過質�?梢栽诓煌毦g轉移。
他說,耐藥基因的出現,并不意味著細菌對其他藥物也耐藥了,更不意味著無藥可救。
MCR -1基因本身沒有傳染性
黃顯會介紹,M CR -1基因(m obilecolistinre-sistance)是一種可以傳播的多黏菌素類藥物耐藥基因。
那么,這種耐藥基因是“超級細菌”基因嗎?
面對公眾的擔憂,黃顯會澄清,該基因和質粒本身是沒有傳染性的,它們必須在細菌體內才能復制生存,從而使這種質粒和基因可以轉移到其他細菌。
他再次重申,MCR-1目前發現僅介導多黏菌素類藥物耐藥,不會對抗目前所有抗生素。因此,如果細菌對其他藥物敏感,就算存在MCR-1,也可以用其他藥物進行有效治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196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