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琥珀中發現跳蟲搭便車遷移行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站報道,近期對一枚琥珀樣本進行的一份CT掃描得到了令人震驚的結果??科學家們首次發現生物利用蜉蝣成蟲進行遷移的證據。

  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在這塊距今1600萬年的琥珀之中,一只蜉蝣被困在其中,它的背上有一只搭便車的小蟲子,那是一只跳蟲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們表示,這種昆蟲界的“搭便車”行為在現代自然界中是存在的,然而此前從未發現過被保存下來的古代紀錄。在這塊來自16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可以看到一只跳蟲安安靜靜地伏在一只蜉蝣成蟲翅膀上的一個V型凹槽內?梢钥吹剑瑸榱吮WC自己在空中搭便車過程中的安全,這只小蟲還動用了自己適于抓握的觸角,死死纏住蜉蝣的身體。曼徹斯特大學的大衛?佩尼(David Penney)和他在生命科學學院和材料學院的同事們使用高分辨率CT掃描設備從3000多個不同角度對這一琥珀樣品進行了掃描。如此研究人員們便可以得到大量不同角度的細致橫斷面圖像;谶@些信息,科學家們得以構建出這兩只古代昆蟲的詳細3D圖像,從而可以對它們的行為特征開展詳盡研究。

  佩尼表示:“這些圖像確實令人印象深刻。這一技術讓我們得以一窺這種世界最常見物種之一的一些行為!碧x類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生物,一般體長僅有1~2毫米,屬于彈尾目。在全世界這種小蟲子都有分布。農夫或園丁們在翻動土地時常常會發現這些小蟲子四處亂跳。讓科學家們感到奇怪的是這些小蟲子常常會出現在一些新近才形成的島嶼上,但是它們又不會飛也不會長距離游泳,它們是怎么抵達這些島嶼上的?研究這種小蟲子困難重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這種蟲子太能跳了。在它們的腹部下方長有一個彈跳器,稍有風吹草動便高高跳起,逃離危險。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其進行仔細觀察變得極為困難。

  有趣的是,當這次獲取的3D圖像被放大后進行仔細查看時,可以發現這只小蟲子其實并沒有緊緊地趴在蜉蝣的身上,而是中間還隔開著一小段空隙(約50微米)。這說明當這一滴樹脂突然滴下來時,這只跳蟲正準備起身跳開。在此之前,跳蟲的搭車遷移行為只有一份紀錄。那同樣是一塊琥珀,是一塊波羅的海地區產的琥珀,其中在一只蜘蛛的腿上,有5個排成一排的跳蟲。

  正是那次2010年的發現促使佩尼博士回過頭來仔細查看自己手頭的這塊標本。他說:“我之前認為這只趴在蜉蝣身上的小蟲子是一只蜘蛛,因為它們常常會這樣在其它昆蟲或動物身上這樣搭便車,而且這樣的行為在琥珀中也并不鮮見。當時讓我感興趣的是,這是第一次在一只成年蜉蝣的身上看到這種現象。不過當我將其置于CT掃描設備下觀察時,我發現這其實是一只跳蟲。”利用成年蜉蝣進行搭車遷移的案例在此之前還從未被觀察到過。因為蜉蝣是一種壽命非常短的昆蟲,它們只能存活數小時到數天不等,這取決于它們種類的差異。成年蜉蝣的主要任務是繁殖,事實上它們甚至沒有嘴,因此不能進食。

  這一事實讓科學家們在野外對蜉蝣的研究也是困難重重,借助蜉蝣進行搭車遷移的案例更是從未被觀察到過。而此次這塊琥珀化石則精準地定格下了這一瞬間:一只跳蟲正搭在一只成年蜉蝣的身上。這樣的場景在野外是難以被觀察到的,因此這一事例也很好地說明了化石和琥珀對于我們研究現存物種行為和其它方面的價值。這只蜉蝣形態保存良好,這說明它基本上是在被樹脂蓋住的一瞬間死亡的,并且死亡之后琥珀本身也沒有經歷過長距離的遷移或變動。

  這兩只蟲子互相之間的接觸方式證明它們不可能是由于樹脂滴落時偶然之間將兩者粘合在一起的,而是在此之前便已經發生了搭車行為,之后才被固定下來。有關這一發現的論文已經發表在《PLOS ONE》雜志上。佩尼教授目前正在使用CT掃描設備對該琥珀樣本進行進一步的細致研究,他說:“CT掃描設備讓我們可以抓住這小蟲子身上的任何細小細節。我們還可以自由地旋轉圖像來查看原本因為視線被遮擋而看不到的部分。事實上,可以說我們可以對這一琥珀進行解剖,而不會對其樣本造成任何的損壞。這項技術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研究化石的方式,而這樣做得到的成果也同樣令人興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2214.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