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河南滑縣黃河故道驚現大量古動物化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


河貍頭骨


各種動物化石

  河南省滑縣留固鎮程新莊一處取砂場,驚現大量動物骨骼化石。最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陽市文物專家對此考察后認為,這是黃河下游黃河堆積中首次發現的時代較早的動物化石和古人類活動的遺存,對于了解晚更新世早期人類活動和對于黃河形成時古環境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處取砂場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于所處的黃河故道地下埋藏有豐富而優質的建筑用砂,一直受到當地建筑商的青睞。近年,工人在挖砂時有大量動物化石陸續出土,引起村民的好奇,竟相采集。細心的村民程某將一部分化石從挖砂工人手里收集起來,數量有數百件之多,但這僅是出土化石中的很小一小部分,那些單個的牙齒或個體較小化石已被挖砂者遺棄或扔掉。

  化石埋藏在距地表深約25米的黃河河床堆積砂礫層,厚度可達6米,以中粗砂為主,砂質純凈,分選較好,含有豐富的脊椎動物和軟體動物化石,偶見鈣核和泥礫。從砂礫層厚度和純凈且分選較好的砂質可以看出,那時的黃河有相當充足的水量,并且一度清澈見底。

  化石種類有原始牛、披毛犀、普氏羚羊、馬鹿、野馬、河貍和軟體動物麗蚌等近20種,均為晚更新世種類;4媸滞暾,部分頸椎在出土時仍粘連在一起。有的鹿角和頭骨相連,符合人為狩獵特征。骨骼石化程度較深,埋藏前未經風化,水力沖磨輕微,估計水力搬運的距 離不會太遠。尤為重要的是,在一些肢骨關節面附近有人工砍痕和切割痕跡,直接反映了古人類獵獲、消費動物產品的有關信息。

  從河貍、麗蚌等喜暖濕動物的存在和埋藏環境分折,“許昌人”頭骨化石的發現者、李占揚研究員認為,化石所代表的時代約和山西丁村遺址、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時代相當,約距今10萬年前后。這一古人類遺存的發現,說明冰后期古人類分布空間迅速擴大,其活動范圍 ,由已知的山麓丘陵、山前崗地、黃土地區擴大到了廣袤的平原腹地。

  另外,專家還認為這批化石的發現,對于研究黃河形成時的古環境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我國,黃河干流形成和各地古人類大量出現幾乎同期,這一時期大量存在的古人類文化為中國現代人起源于本土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7884.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