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伽利略探測器安全性引爭議 撞擊或可"引爆"木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木星能否成為一顆恒星?這個問題已經早有答案,那就是不能。雖然木星的成分與太陽非常相似,其中氫和氦占到了99%以上,宇宙中其他恒星的成分也是如此,但是木星在演化過程中沒有走上恒星的道路。科學家此前認為木星可能被一艘人類的宇宙飛船所“引爆”!美國宇航局向木星發射了伽利略探測器,并在1995年12月7日抵達木星,在后來的近8年時間內對木星進行了深入研究,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木星及其衛星系統的認識。

  在伽利略探測器任務結束之后,科學家認為探測器可能存在失去聯系的風險,因為木星軌道環境復雜,如果儀器失效后失去對探測器的控制會導致其撞向木星的衛星群,軌道計算結果認為木衛二可能是伽利略探測器失控后撞擊的目的地,而伽利略號上很有可能攜帶著地球上的細菌,撞擊木星的衛星群就可能造成地球細菌污染外星環境,如果未來在木衛系統上發現細菌,那就無法證明到底是地外生命還是被地球細菌污染的了。鑒于此,科學家決定將伽利略引導向木星大氣,計劃在木星大氣中把探測器銷毀,該方法也被多數科學家認為是正確、安全的做法。

  但是少數科學家認為伽利略探測器撞擊木星可能將木星“引爆”,這是為什么呢?他們的理由是伽利略探測器上攜帶了同位素熱電機,其中就有钚燃料,钚可能導致級聯反應并“引爆”木星,使木星變成太陽系內的第二顆太陽。我們已經知道氫彈的引爆原理是利用小型原子彈來觸發的,而這個裝置被稱為“钚扳機”,钚是一種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當前的戰略核武器彈頭都配備钚扳機,這是氫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構件。

  那么“引爆”木星能否實現呢?木星的大氣成分中氫含量非常豐富,但水的原子組成告訴我們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可構成水,因此木星即便有一半大氣都是氧,那最終也會變成水和一定的能量。事實上,恒星發光其實不是燃燒的結果,至少不是燃燒的感覺,像我們太陽釋放能量是通過核聚變,高溫高壓的環境把氫原子變成氦,聚變反應可產生強大的能量,所以太陽可以發出“不一樣”的光和熱。

  如果木星要變成太陽,其質量上還遠遠不夠,至少要1000顆木星質量才能點燃核聚變所需要的質量,宇宙中紅矮星質量仍然是木星的80倍,如果有79顆木星相互碰撞,那么太陽系將不得不出現第二顆恒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6367.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