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發現超大質量黑洞 可導致星系凋亡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甚大陣望遠鏡觀測到一個“充滿活力”的星系,科學家在星系中央附近發現了超大質量黑洞,并模擬出黑洞對其所在星系產生的災難性影響。英國達勒姆大學星系天文學中心科學家克里斯•哈里森認為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使得其周圍的氣體不斷被加熱,產生強大的星系風,氣體等形成恒星的物質不斷流失,因此這個星系從一個能夠形成恒星的世界變成毫無生機的星系,由于氣體的缺乏使得星系內無法形成新的恒星。螺旋星系是宇宙中較為常見的星系類型,有些星系內部存在大量的氣體成分,有助于恒星的形成,有些橢圓星系內部氣體缺乏較為嚴重,難以聚集并形成恒星�?茖W家認為宇宙中多數螺旋星系在演化早期擁有大量的恒星形成,隨著中央黑洞質量的不斷增加,強大的星系風將星系內部的氣體等聚集成分吹散,破壞了恒星形成的原材料,導致恒星無法形成。
科學家克里斯•哈里森認為多年來我們已經觀測到這種情況出現的直接證據,射電望遠鏡能夠揭示星系風的作用機制,黑洞能夠讓整個星系內部都失去形成新恒星的原材料。為了得出確切的結論,科學家也需要對宇宙中大量的星系進行調查,以便觀測它們是否是由于中央超大質量黑洞的影響而失去產生新恒星的能力,如果多數螺旋星系出現類似的情況,就可以推出這個結論。
在新的調查中,科學家克里斯•哈里森和他的同事們使用甚大陣望遠鏡對J1430+1339星系進行了觀測,其距離地球大約11億光年,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散失恒星生產能力的星系,其中央黑洞將星系內部的材料消耗殆盡。美國宇航局哈勃望遠鏡的觀測表明,J1430+1339星系原來是橢圓形的外觀,來自中央黑洞的噴流結構可達到2000光年,速度高達每秒1000公里,這顆黑洞正在掀起一場星系風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7186.html
相關閱讀:
宇宙膨脹論遭受挑戰 質量不斷增加或致崩塌
揭露:太陽系七大秘密 最深海洋在哪里?
地球可能被暗物質毛發環繞 粒子流縱橫交錯
超大質量黑洞高速旋轉 可吞噬33萬個地球
水星四大未解之謎大揭秘:高能粒子暴的神秘面紗
揭露:太陽系七大秘密 最深海洋在哪里?
地球可能被暗物質毛發環繞 粒子流縱橫交錯
超大質量黑洞高速旋轉 可吞噬33萬個地球
水星四大未解之謎大揭秘:高能粒子暴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