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風暴主要區域的直徑約3600英里,包括右側尾流在內其跨度超過36000英里
該風暴主要區域的直徑大約3600英里,包括右側尾流在內其跨度超過36000英里。據悉,這張未處理的原始圖片是2010年12月24日由卡西尼探測器拍攝的,12月27日發送至地球。該探測器距離100萬英里使用綠色過濾鏡進行拍攝,同時呈現出土星環狀結構投影的陰影區域。
美國宇航局一位發言人說:“2010年底,一個非常顯著可見的風暴在土星北半球爆發。業余天文學家首次于12月初發現,在地球的拂曉夜空可觀測到土星這次巨大的白色風暴。”科學家認為這個巨白斑之所以呈現白色是因為它是由氨冰晶體構成。
此次巨大風暴從土星低大氣層釋放溫暖的氣體,并穿過形成較長的霧染氨冰厚密上層地幔,當氣體在大氣層頂部擴張時,新鮮的氨冰晶體將濃縮冷卻形成霧氣,從而形成從地球上清晰可見的巨大白色區域。
馬里蘭大學副研究科學家布里格特-赫斯曼(Bridget Hesman)說:“一個熱氣球在距離土星表面100公里的同溫層底部,將體驗到此次氨冰風暴。該風暴看上去是由土星表面以上100-200公里區域的猛烈風暴驅動,天文學家可觀測發現風暴中夾雜著閃電,以及云層是由水和氨構成。”
該現象與鮮為人知的木星巨紅斑相似,天文學愛好者首次于12月中旬觀測發現。澳大利亞天文學愛好者安東尼-韋斯利(Anthony Wesley)拍攝到這一壯觀的土星白色風暴的早期照片。他說:“這是十年以來所觀測到最明亮的土星風暴!如果你有機會看到這一壯觀景象,并將它們拍攝下來,這是土星噴發的罕見大白斑!
大白斑是土星一種周期性現象,是由于熱量不穩定而形成的,以往的大白斑現象非常大,從地球上通過望遠鏡便能觀測到。目前尚不清楚此次風暴是否會形成典型的大白斑,如果能這樣,那它仍處于形成早期。據悉,土星風暴周期為28.5年,之前曾在1876年、1903年、1933年、1960年和1990年出現過,它與土星環繞太陽的軌道周期相符合。預計下一次土星風暴將于2018年之后出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3157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