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全球恐怖踩踏事故鏡鑒錄-伊拉克踩踏事故1000人死亡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靈異事件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2014年12月31日晚23時35分許,上海外灘陳毅廣場發生群眾擁擠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7人受傷。

“5、 4、3、2、1,耶。”2014年12月31日夜,上海外灘,新年倒數的歡呼聲排山倒海,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人潮中有30多個渴望分享"新年快樂"的年輕人,死于踩踏。這是2015年中國的第一道傷口,悲傷和反思彌漫互聯網。而1987年上海陸家嘴輪渡碼頭致66人遇難的踩踏,被舊傷重提。在全球安全事故史上,踩踏作為歷史悠久的一種,已留下足夠多的經驗教訓。遺憾的是,在高速向前的城市化浪潮中奔跑的中國人,還沒來得及學習這些。編輯:周維

踩踏事故通常發生在人潮洶涌的公眾活動場所,如宗教活動、節日慶典、大型賽事等,而狹窄的空間和通道往往成為幫兇。近年來最悲慘的踩踏事故就發生在圣城麥加的隧道中。1990年7月,麥加的朝圣者在通過一條長500米、寬20米的隧道時發生踐踏,1426名朝覲者死在洞中。圣城麥加因頻發踩踏事故而震驚世界。圖為2006年1月12日,發生在麥加朝覲期間的踩踏事故,造成362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中國朝覲者。

在人群高度集中的情況下,悲劇的發生往往就在一瞬之間:一人摔倒,一句謠言。2010年11月22日晚間,柬埔寨為期三天的傳統送水節的最后一天,300萬人涌向金邊觀看慶;顒,在一座通往活動地的橋上,游人太多導致橋體產生晃動,引起人們恐慌踩踏,近400人喪命。

人類畢竟不是椋鳥,可以迅速有效組織大規模有序運動。加上人的從眾心理,恐慌極易傳染和彌漫,原本有序移動的人群可能因為一個極小的誘因而瞬間崩潰。 2010年7月24日,德國杜伊斯堡露天音樂節發生踩踏事故,起因是有人從扶梯跌落,砸在下面的人群中,隨之引發群體恐慌,人們四散奔逃。該事故導致20 人死亡,300多人受傷。

2005年8月,伊拉克一起踩踏事故因一句謠言而起。因謠傳將遭到自殺襲擊,巴格達的什葉派穆斯林在一個大橋旁聚集時發生踩踏事件,致使超過1000人死亡。

2013年10月13日,印度中央邦一座寺廟附近橋面發生踩踏事件造成109人死亡。事故發生時,橋上至少有2.5萬人前往寺廟朝拜,慶祝杜爾加女神節。一些朝拜者為了插隊,故意散布“橋快要斷了”的謠言,導致民眾驚慌并造成踩踏事件。

2014年9月26日,云南昆明明通小學發生踩踏事故致6人死亡,而其直接原因就是學生在下樓時,一塊海綿墊平倒在了地上,有學生跌倒,后面的學生不明情況,繼續向前擁擠造成相互疊加擠壓,引發悲劇。圖為踩踏發生后,一名母親情緒激動。CFP

2006 年2月,菲律賓一檔有獎綜藝節目錄制現場引發聚集人群恐慌,71人在體育場內遇難。事后,菲紅十字會主席戈登指責節目主辦方組織不力,“如果你預料到會有很多人前來參加節目的話,那你就應該預備好救護車和通訊設備。你應該做好應對最壞情況的打算。”圖為一名幸存者抱著遇難的妻子哭泣。

盡管踩踏事故往往事發偶然,但最終釀成悲劇,與突發狀況下組織管理者的預防和應急措施不到位有莫大關系。1989年4月15日,在英國希爾斯堡體育場舉行的一場足球賽中,5000名觀眾同時涌向同一看臺,嚴重踩踏造成96人喪生。2012年,希斯堡慘案調查結果出爐,報告稱造成這次慘案的主要原因是警方控制不力。

2004 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縣舉辦迎春燈展,由于領導和管理責任不落實,導致彩虹橋上擁擠、踩踏,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傷的特大傷亡事故。北京市通報指出事故直接原因是燈展安全保衛方案沒有落實,負責彩虹橋安全保衛的值勤人員沒有到崗,現場缺乏對人流的疏導控制。事故14名責任人被處理。CFP

2005年1月25日,印度一個偏遠廟宇發生踩踏事故,死亡人數超過300人。事件起因是神廟附近的一個商店因電線短路著火而引起人群的混亂。目擊者抱怨說,事發地道路狹窄,人數眾多,警方又缺乏管理疏導,發生悲劇在所難免。

歷屆踩踏事件均有共同之處:在規模巨大的公眾活動中,由于偶然因素發生,公眾缺乏有效秩序和組織,引發悲劇。而在不少地方,管理者已經形成一套有效的管控辦法,或許值得借鑒。例如紐約時報廣場,同樣是跨年夜,數十萬人云集,面積更狹小,但對人群的管理卻非常有序。紐約的警員們將時報廣場及附近街道分割為每塊不到萬人的小區域,并預留出緊急通道,避免人群過度密集。圖為2014年12月31日,紐約警員在欄桿圍出的緊急通道中巡邏。

2014年12月31日,紐約時報廣場,進入活動現場的人群需排隊檢查隨身物品。紐約經常有游行等大型活動,但各個路口一定是保持通暢,每個街區會設置隔離帶,普通人不能隨便穿行,警察在各個路口把守,管理科學嚴格。

麥加朝覲是同類活動中規模最大的盛事之一,但安全記錄很糟糕,歷年來已有幾千人在活動中喪生。為此,沙特政*府為麥加引入了一整套踩踏預防體系,使得每年朝圣人群踩踏事故大幅度減少。圖為沙特警方在關注著一排環形監控畫面,這些監控來自于朝覲活動的各個方位。

安保工作是麥加朝圣期間的重中之重。以2013年為例,沙特內政部就派出近10萬警察負責朝覲安全工作,同時,沙特國防部、國民衛隊部和情報總局也派人員支持。圖為2014年,沙特安全部隊舉行每年一度的“朝圣安保閱兵式”。

日本警方防止踩踏也有一套辦法。2013年6月4日,日本足球隊贏得世界杯的出場權,東京涉谷街頭瞬間聚集了3萬余人。面對人山人海,日本警視廳一名警察站在高高的指揮車上,不斷地通過高音喇叭向狂歡的人們陳述以下的話語:“在這美好的日子里,我們不會對大家發火。我們都是日本隊的隊員,請聽一聽隊員的話好不好?讓出左邊的道來,一二三,往后退1米。對了,就這樣,很好。”在這位20幾歲的“DJ”警察的誘導下,幾萬人狂歡的恐怖場面立即變得有秩序起來。這名警察因此而走紅。

早在2001年,日本兵庫縣明石市因舉行夏季煙火大會,發生踩踏,致11人死亡。這一事件之后,日本國會修改了《警備業法》和《國家公安委員會規則》,在警察業務中新增了“雜踏警備”。圖為2013年6月4日,日本警察在維持街頭秩序。

1992 年的跨年夜,香港蘭桂坊發生踩踏事件,21人遇難。事后香港政*府制定《集會安全規范》,以詳盡的手冊式的規范指導公眾公共活動的舉行。為解除在外民眾的后顧之憂,香港地鐵每年在新年前夕、平安夜都會通宵開放。這十多年來,香港的各種大型公共活動不斷,都表現出了良好的公共秩序。圖為2014年12月31 日,香港街頭迎接新年的年輕人。CFP

然而,各種技術手段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踩踏事件發生,卻只是整個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避免踩踏危險的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加強民眾安全意識的提高和自我組織能力的提升。頻繁發生的各種安全事故給中國政*府和民眾上了一課又一課,但在有效的社會管控之下,大規模人群行動中的自我組織經驗,恰恰一直是國人缺乏的。因此政*府不應因此限制大型活動,而是要用更合理的公共空間設計、更有效的公共服務,更先進的人流監控技術作為保障機制,讓公眾有機會完成自我學習。圖為 2015年1月1日,上海,民眾前往外灘踩踏事故事發地附近獻花,緬懷遇難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3002.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