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聲稱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不是地球遭到小行星撞擊,而是因為有毒的海藻。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科學家聲稱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不是地球遭到小行星撞擊,而是因為有毒的海藻。
之前的研究認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造成地球上的生物大滅絕。但美國地質學家和毒物學家聲稱,地球上常見的遍布全球的海藻可能是導致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
他們認為,當前的環境狀況與之前生物大滅絕發生時期非常相似。他們曾提出警告,毒海藻正在增多。今年夏天科學家們就警告西北部和西米德蘭茲湖泊和池塘中海藻的毒性。當前人們一般把氣候變化、海平面、火山活動或小行星撞擊視為造成地球上50%以上的生物死亡的首要原因。
但是,克萊姆森大學的地質學家詹姆士·卡斯托爾和毒物學家約翰·洛杰斯表示,這些都有關系,但是真正的殺手是海藻。研究人員用兩年的時間來分析古代海藻沉積物——疊層結構。他們找到了足以殺死陸地上或者海水中的無數植物和動物的大量海藻的證據。看上去貌不驚人的青綠海藻會產生有毒物質,消耗氧氣。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地質學》雜志上,該研究推翻了之前有關造成5.45億年前5次生物大滅絕和眾多小滅絕的理論。在這一期間,有著堅硬的骨骼和外殼的生命興盛繁殖,留下了我們現在可以看見的生命化石。
但研究化石,科學家未發現小行星造成大滅絕的證據?ㄋ雇袪栒f:“這些化石顯示,生物大滅絕是隨白堊紀末的環境改變而發生。但是,這些大滅絕發生更可能是逐漸形成,而不是人們預想的由一次災難事件導致。這種假設讓我們有理由關注和重視謹慎且策略性監控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正進入一個全球氣候變化時期。”
他們警告說:“當前產生有毒物質的海藻越來越多,它們的地理分布也在擴大。”羅杰斯說:“全球科學家為我們提供資料,支持我們的假設和我們對外來的關注。我期盼這項工作引起辯論。我希望它有助于引起人們對氣候改變以及我們可能面對結果的關注。”
海藻爆發在全球湖泊和水域很常見,威爾士格溫內思郡的貝拉湖成為最新海藻爆發區。海藻繁殖產生的有毒物質會導致接觸到它的人或者動物患上皮疹,如果不幸喝到這些有毒物質也會患病。但是毒海藻殺死魚類是因為它消耗了水中的氧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305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