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謎團揭秘:擁有大氣層和顯著磁場的水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這是美國宇航局信使號探測器回傳的首張高分辨率水星圖像,圖像采用假彩色,使用11個窄帶濾光鏡獲取

 北京時間6月19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道,你或許曾在夜空見到過其它太陽系大行星,但是你見到過水星嗎?由于水星太靠近太陽,它淹沒于太陽的巨大光輝之中,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對它的觀測少之又少。地面和太空的望遠鏡如果想對準水星,那就得時時提防太陽的耀眼光芒燒毀設備,而飛向水星的探測器又不得不消耗大量的燃料進行減速,以便防止太陽的巨大引力場將飛船一頭拽入萬劫不復,還必須使用高技術的隔熱罩,防止儀器在高溫炙烤和劇烈粒子輻射和磁場環境下失效。做到所有這一切,為的就只是能近距離的看上這顆遙遠角落中的小個子行星一眼而已。

  事實上,人類歷史上僅有兩顆探測器曾成功造訪這個神秘的世界:1970年代的美國宇航局“水手-10號”探測器,以及目前正在水星軌道工作的美國“信使”號探測器。它從2008年首次飛掠水星之后又兩次近距離飛掠這顆行星,并最終在今年3月份成功借助減速制動被水星引力場捕獲,進入其軌道,稱為首顆人造水星衛星。信使號探測器的工作將有望幫助科學家們解答很多有關水星的問題。這里就列舉其中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

  一、水星的密度為何如此之高?

  水星是太陽系中密度第二高的行星,僅次于地球。據此,科學家們估計水星內部必定存在一個超大的內核,其內核質量甚至可以占到其總質量的2/3,而相比之下,地球的內核區質量只占地球總質量的1/3。美國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地磁學系主任,美國信使號水星探測器項目首席科學家西恩·所羅門(Sean Solomon)教授表示:目前科學界的觀點是認為在太陽系早期的狂暴撞擊時代,水星曾遭遇嚴重撞擊,導致其失去了密度較低的一部分外殼,因此留下了密度相對較大的部分。而此次信使號探測器的任務中有一項便是通過對水星進行全地表化學成分分析來檢驗這個理論。

  二、水星怎么會有磁場?

  水星是太陽系類地行星中除了地球之外唯一一顆擁有顯著磁場的行星(不過盡管如此,它的磁場強度也僅有地球的1%不到)。對于一顆行星來說,磁場的有無絕非小事,就拿地球磁場來說,它構成了地球上生命的保護傘,幫助抵擋有害的太陽射線和其它宇宙射線,從而造就了生命的樂園。所羅門博士將地球磁場稱作“我們的輻射保護傘”,如果沒有地球磁場,地球上的生命將很難出現和演化。

  研究人員現在相信水星的磁場產生機制和地球的相同,那就是其外核部位導電熔漿的流動形成的“電機”模式。此次信使號探測器將精確測量水星磁場的分布,從而幫助科學家們檢驗這一理論是否正確。

  三、水星上有水冰嗎?

  浸沒在太陽光熱中的水星絕非一個尋找水的好地方。但是科學家們注意到水星極區有些深邃的隕石坑是永遠照不到陽光的,由于沒有大氣調節,這些地方的溫度一直維持在華氏零下280度(約合攝氏-173度)左右。這些所羅門博士稱為“深度冷凍陷阱”的隕石坑中可能聚集著比月球上多得多的水冰物質。盡管這一點還存在爭議,但是所羅門博士表示,這一點至少可以證明一點,那就是水在太陽系中是普遍存在的,至少對分子態的水來說。

  四、水星存在大氣層嗎?

  盡管水星是太陽系8大行星中最小的那顆,其引力也相應地較小。然而水星確實擁有一個稀薄的大氣層。在太陽的強烈輻射轟擊下,水星大氣被向后壓縮延伸開去,在背陽處形成一個“尾巴”,就像一顆巨大的彗星。然而更詭異的一點是,水星事實上還在不斷的損失其大氣氣體成分。因此,正如所羅門博士指出的那樣“你需要不斷的進行補充,方能維持大氣層的存在。”科學家們認為水星的補充方式是捕獲太陽輻射的粒子,以及被微型隕石撞擊后濺起的塵埃顆粒。

  五、水星對地球會產生什么影響嗎?

  水星擁有太陽系8大行星中偏心率最大的軌道,通俗的說,就是它的軌道的橢圓是最“扁”的。而最新的計算機模擬顯示,在未來數十億年間,水星的這一軌道還將變得更扁,使其有1%的機會和太陽或者金星發生撞擊。更讓人擔憂的是,和外側的巨行星引力場一起,水星這樣混亂的軌道運動將有可能打亂內太陽系其他行星的運行軌道,甚至導致水星,金星或火星的軌道發生變動,并最終和地球發生相撞——這可是真正的末日毀滅時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5272.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