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受益于一種亞洲甲蟲的身體結構,科學家使用昆蟲鱗片結構建造了一種“極黑材料”,它是由納米棒附著在一個納米球構成的。
該材料比當前采用碳納米管制成的超黑材料多吸收26%光線,它將有助于研制更清晰呈現宇宙結構的敏感望遠鏡。2011年,美國宇航局工程師研制一種超強吸收材料,是使用碳納米管鍍層構成的,它是中空、多層壁管狀結構,僅是人類頭發直徑的10000分之一。
吸收性材料通常吸收紫外光線和可見光線,但是美國宇航局最新研制的超強吸收材料能夠捕獲納米管之間微小縫隙的紅外和遠紅外光線。在測試中,該材料能夠吸收照射的99%光線,僅有少量光線從涂層上反射,這意味著人類眼睛和敏感探測器看到該材料是黑色的。
美國宇航局希望該材料能夠顯著削弱深太空儀器的反射光線,同時,該材料還可以作為一種冷卻劑,因為材料顏色更黑,更多的熱量將釋放出去。這意味著該物質涂層可應用于一些太空儀器設備,將設備上的熱量和輻射釋放至深太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860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