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對外星人的探索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ufo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為探索宇宙奧秘的工作的一個部分,科學家也在積極地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命,也在積極地搜尋有沒有外星人的信息。這種科學的探索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

1959年,科可尼和莫里森兩人合寫了一篇文章,登在英國著名的《自然》雜志上。文章說根據他們的計算,如果宇宙中別的地方有智慧生命,而且它們的科學水平和我們1959年的水平相當。那么,它們應該可以收到地球人發射的無線電信號。同樣,如果它們想向我們發射無線電信號,我們也可以收到。盡管距離極其遙遠,需要幾千、幾百年才能交談一句話,但是畢竟是可以交流的。他們倆還研究了進行星際無線電波交流的最佳波長,這個波長是氫原子的21厘米波長。因為,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而且它的21厘米波長也容易探測到。

這篇文章大大的激發了人們探測地外文明的熱情,增強了人們的信心。因為它告訴我們,只要有外星人,只要外星人的科技水平和我們差不多,我們之間就可以互相交流。這篇文章是科學的探測外星人的開始。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三百萬年。從前,人類以為自己是萬物之靈,宇宙間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認為地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后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眼界開闊了,才懂得宇宙的廣大無邊,它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象,而地球實在是太小了,當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人們想象:宇宙這樣寬闊,或許其它星球上會生活著一種與人類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這樣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熱哀于尋找外星人的人們。

十六世紀,有人用望遠鏡觀測火星時,發現了許多互相交錯的網紋,便以為那是“火星人”開鑿的“運河”。1935年,美國一家電臺廣播說火星人來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場虛驚。而英國一位作家創作了一本名為《大戰火星人》的科幻小說,其中對火星人作了許多繪聲繪色的描述,更引發了一系列有關"火星人"的小說和電影的誕生。

到底有沒有火星人?在只有望遠鏡的時代,它一直是個謎。到了六十年代,探測飛船終于上到了火星,解開了這個一直困擾人們的謎: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處是泥土石塊,經?耧L大作,飛沙走石,上面沒有任何生物,當然更沒有火星人。
其他行星都沒有生物生存所必須的環境條件。因此,地球上的人類是太陽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須到太陽系之外。

1972年,美國發射了"先驅者10號"飛船,它于1987年飛出了太陽系,飛船上的金屬片刻畫了人類的形象、人類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陽系的位置。1977年,美國的"旅行者一號"又給外面的世界帶去了更豐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結實的唱機和一張鍍金的唱片,唱片上收錄了幾十種人類語言和多首音樂作品(其中有中國的古曲)。人們熱切地期望外星人會收到它。

為了和外星人取得聯系,科學家們甚至還制造了龐大復雜的設備,試圖向外星發射信息和接收來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經過了許多努力,人們依然沒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見到外星人的說法也僅僅是傳說,難以得到有力的證實。

值得一提的還有飛碟。許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駕駛的飛船,可這也僅僅是一種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科學家分析,宇宙間象地球這樣這樣的行星肯定還很多,某些與地球環境相似的行星確實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們的航天、通訊技術尚未足夠發達,要找到他們我們還必須加倍努力才行。

尋找地外生命

  為了尋找地外生命,1999年5月24日,一個名為"相遇2001"的公司借助克里米亞半島的烏克蘭葉夫帕托里亞直徑70米的射電望遠鏡,朝4顆50-70光年遠的類太陽恒星方向發射了一系列射電信號,這是人類25年來第一次有意識的星際廣播。

  早在1974年11月16日,美國射電天文學家德雷克曾用阿雷西博直徑305米的射電望遠鏡向24000光年以外的球狀星團M13發送過信號?赡谴涡畔⒌拈L度僅為3分鐘,由1679個字節組成,其中包括了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人類的外形和DNA資料、5種化學元素的原子構成形式以及一個射電望遠鏡的圖形。

  相比之下,此次發送的信號比德雷克的那此內容更為豐富,而且被地外生命接收到的可能性更大。該信號的發送頻率為5010千赫茲,比電視廣播強10萬倍,長度達到40萬比特,它包括一系列頁面,有地球和人類的詳細資料、基本符號、用邏輯描述的數字和幾何、原子、行星及DNA等信息,并在三小時內重復發送三遍。

  當然,兩次信息的發送都使用同一種二進制數學語言,因為只有這種語言,我們才有可能和宇宙中假
定存在的地外生命溝通?茖W家們相信,任何具有一定數學知識的地外生命都有能力破譯這些二進制編碼,進而了解其內容。如果他/她/它真能截取并記錄下這些信號,那么就會了解地球、太陽系、人體、人類文化和技術水平的大致狀況。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功能足夠強大的計算機,科學家們還建立了SETI@home系統,以便在處理射電望遠鏡收集到的地外生命信號時,得到全球計算機用戶的幫助,防止這些信號溜掉。

  除此之外,這個由國際上多家航天業、信息業和生物化學業領域的知名企業聯合組成的“相遇2001”公司還肩負著另一項重要任務?在2001年年底發射一艘小型宇宙飛船。這艘飛船將一直在宇宙中漂流,直至有一天被地外生命截獲為止。它將載有更多的人類信息,并可以將數以十萬計的志愿參加者的照片、手寫信息和頭發標本送入太空。其中,頭發標本經過特殊處理后,可以使其所含的人體DNA信息保存完整。
 
培養研究地外生命的專門人才

  華盛頓大學1998年9月份宣布,它將啟動一項由國家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生教育項目,該項目旨在培養研究地外生命的博士研究生,這在宇宙生命學方面尚屬首次。

  這門專業看起來似乎挺有意思,但真的學起來并不那么輕松。學生們必須先要了解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這就涉及到天文學、大氣科學、海洋學以及微生物學。負責此項目的微生物學家簡姆斯·斯特雷說:“我們想在地球的環境中研究生命,因此必須要研究地球上諸如火山口、海冰和地下玄武巖的形成過程,因為這些都是形成微生物的極好環境,而且很可能與其它星球上的環境相類似。”除此之外,學生們還要研究大量的在地球上了解較少的有機體。

  給學生嘗嘗尋找地外生命的滋味,并非華盛頓大學只此一家,美國航空航天局新成立的宇宙生命學研究所將提供同樣的機會。日前,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正和來自五所大學的教授們洽談這項合作項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28049.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