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4日消息,2005年6月,美國宇航局西南研究所行星天文學家阿蘭·斯特恩(Alan Stern) 領導的科學組發現兩顆圍繞冥王星運行的小衛星,它們的軌道遠遠位于冥王星的大衛星“查龍”(Charon)的外側。在接下來的一年中,作出這項發現的科學家們卻陷入一片爭執之中,他們爭論的問題是:究竟該如何稱呼這兩個小個子衛星?2006年6月21日,他們終于達成了一致,分別給它們取名為尼克斯(Nix)和海卓拉(Hydra),兩者分別是希臘神話中的一位女神以及一種神話中怪物的名字。
這里有必要提一下,在中國的命名習慣中,分別將尼克斯和海卓拉命名為“冥衛二”和“冥衛三”,(查龍是冥衛一)。
以下便是你應當了解的有關冥王星的這兩顆小衛星的一些事實,看一看在它們被命名5年之后我們對它們的了解有多少。
小個子衛星
尼克斯亮度較暗,因此科學家們認為相比海卓拉,它應該要小一些。但是它究竟有多大,科學家們還無法給出解答,因為它在圍繞冥王星運行的軌道上,到地球的距離在42億~75億公里之間。在這樣的距離上,尼克斯實在是太小了,即便是最強大的望遠鏡也無法精確識別出它的大小。然而借助現有的精密測量手段,天文學家們確實可以定出一個范圍,專家們現在相當有信心地認為這兩顆小衛星的直徑都不會超過80公里。
標志性的名字
尼克斯是希臘神話中的黑暗女神,同時也是查龍的母親。查龍則是冥王掌管的地下世界中搭載亡靈度過冥河的船夫。海卓拉則是一條九頭蛇怪,后為赫拉克勒斯所殺。之所以選定這兩個名字,有一部分原因是這兩個單詞的詞首恰好是N和H,這和美國宇航局發射升空,預計于2015年左右抵達冥王星和柯伊伯帶展開首次考察工作的探測器“新地平線號”(New Horizon)的首字母縮寫相同。
太陽系最后的邊疆
“新地平線號”探測器于2006年發射升空,將于大約2015年飛掠冥王星及其衛星,對這一太陽系的遙遠角落展開首次近距離考察工作。美國宇航局規劃這次任務的初衷是對太陽系九大行星中唯一一顆尚未被人類探測器造訪的星球進行近距離探測,但是沒想到就在2006年,冥王星卻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正式“開除”出了大行星家族,成了一顆“矮行星”。“新地平線”探測器項目的很多科學家們都對這個決定很不滿,其中就包括首席科學家阿蘭·斯特恩。
三者同類
哈勃空間望遠鏡進行的精密觀測讓科學家們相信,尼克斯和海卓拉的形成時間應當大致和冥王星的另一顆大衛星查龍是一致的。他們認為這些衛星都形成于太陽系早期,當時有一顆柯伊伯帶的天體撞擊了冥王星,最終產生了三塊較大的碎塊。
2006年斯特恩曾表示:“如果這三顆衛星都是由一次太陽系早期發生的撞擊事件產生的碎片形成的,并且這些碎屑大致由同一種物質組成,那么如果你仔細觀察,應當會發現這些衛星應當大致擁有相同的顏色。”而這正是觀測數據顯示的結果:光譜分析顯示三顆衛星均由相似物質組成,也因此呈現相同的顏色。除此之外,三者還都位于同一個軌道運行平面上。
“中性”的顏色
那么尼克斯,海卓拉和查龍的顏色究竟是什么樣的呢?好吧,用天文學的話來說就是“中性”的。這樣說的意思就是,由于這三顆衛星基本都由水和冰雪物質組成,它們在各個波段基本都擁有相同的反照率,也因此呈現“沒有顏色”。相比之下,冥王星的顏色就非常不同了,它呈現一種微微的紅色,這是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轟擊凝結在冥王星表面上的甲烷冰,留下略顯紅色的富碳殘渣所致。
軌道共振
冥王星的幾顆衛星之間似乎存在著軌道共振現象。也就是說,它們圍繞冥王星運行的公轉軌道周期之間似乎呈現一個整數比,這也就意味著每經過一定數量的運轉之后,幾顆衛星之間會產生指向一定方向的引力擾動。在這種情況下,它們的運行軌道會由于引力擾動影響而發生輕微的改變。
依舊神秘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冥王星和它的三顆衛星知之甚少。尼克斯和海卓拉的大小,反照率,表面溫度,我們不知道;三顆衛星之間的軌道共振本質,我們不清楚。2015年當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探測器終于抵達冥王星的黑暗世界時,我們需要它幫助我們解答的謎團,實在太多太多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36990.html
相關閱讀:
新生恒星附近有生命起源物質 地外生命備受期待
月球十大未解之謎 在月球純鐵不生銹?
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繪制一幅令人吃驚的地圖
三顆“超級地球”被發現 距地21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