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發現了仰韶文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

圖為:安特生眼中的仰韶村山谷景象

一提到仰韶文化,每個中國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人面魚紋盆、小口尖底瓶以及彩陶盆、缽口沿上的原始文字符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仰韶文化以及其命名地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1921年,一位名叫安特生的瑞典地質學家來到了河南澠池縣仰韶村。安特生從小喜愛地下埋藏的寶藏,當時他擔任中國北洋政府農商部礦政顧問一職,當年聽說河南澠池縣的仰韶村有古生物化石發現,便來到這里進行采集,希望能有助于研究。幸運的是,他的中國助手劉長山不僅采集到了化石,還收集到數百件先民使用的石器。安特生認為這樣的發現非常重要,所以在1921年4月,他又來到了仰韶村,希望能夠親自解開這個謎底。

安特生沿著村邊沖溝的斷面細細地觀察和尋找,他知道,沖溝的斷面最能反映出古老的地層關系,幫助他判斷那些遠古時代的文化堆積。終于,他在一處崖壁上發現了一些石器和陶片,這些紅色或黃色的陶片上有的甚至還繪有深紅色或黑色的圖案,線條樸實卻異常鮮明生動。憑借著多年地質工作的經驗,安特生判斷這里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隨后,他立即向北洋政府報告了他的發現,并在征得中國政府的同意后,于當年10月~12月對遺址進行了正式的考古發掘。經驗豐富的安特生帶領著當時中國地質調查所的袁復禮等5位工作人員,一起發掘了17個地點,獲得了大批珍貴的文化遺物。這次發掘以后,他們又在周圍的一些地點進行了調查或發掘。安特生發現,在這些地點所發現的遺物和遺跡其實都屬于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同一類遺存,因此,他就用他最先發掘的這個小村子的名字命名他在黃河中游發現的這些同類遺存所代表的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

這是田野考古學在中國真正邁出的第一步,這個外國人在河南仰韶村的發掘,是中國土地上第一次以學術研究為目的的正式發掘,對中國新石器時期考古學的建立和中國近代田野考古學的發展,具有開創之功。

此后,仰韶村遺址分別在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進行了兩次發掘,這些工作對于研究我國早期的社會發展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也為世界考古學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43085.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