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汝陽龍”2006年在洛陽市汝陽縣被發現,骨架體長38.1米,肩部高6米,是已知世界上復原裝架最粗壯、最重、最大的恐龍。專家推測其活著時的體重可達130噸,相當于20頭成年大象。
12月2日,《龍騰中原——“路易貝貝”及中原巨龍特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復原骨架“巨型汝陽龍”復原骨架和流失美國近20年、世界罕見的恐龍胚胎化石“路易貝貝”攜手亮相,一同展出的還有汝陽黃河巨龍、汝陽云夢龍、洛陽中原龍、劉店洛陽龍、史家溝峴山龍等體型巨大的恐龍的化石,以及西峽龍、欒川盜龍、秋扒龍、迷你豫龍等小型恐龍的化石,這些化石均發現于河南。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館長蒲含勇介紹說,此次展覽由北京自然博物館、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聯合主辦,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出品,啄木鳥科學小組承辦,展覽日期從12月2日至明年4月19日,前后近5個月。此次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首次到北京“做客”的“巨型汝陽龍”復原骨架,它屹立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大門口附近,體長38.1米,頭部離地面14.5米。
“‘巨型汝陽龍’生活在距今1.2億年前,據專家推測,這個大塊頭活著的時候體重達130噸,相當于20頭大象的重量。此次展出的復原骨架是目前世界上成功裝架的最大的恐龍骨架。”蒲含勇說。
這個龐然大物是如何被發現的?蒲含勇介紹,2006年9月13日,汝陽縣劉店鄉沙坪村西溝二號挖掘點上,洛陽中原龍化石的挖掘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有一位當地村民來到工地現場,找到河南省地質博物館野外發掘隊的工作人員,說村里在十幾年前開挖水渠時曾發現過化石,但當時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村民在村莊西南加固水渠時又發現了化石。聽到這個消息后,領隊的賈松海主任不敢懈怠,立即讓老鄉帶著發掘隊伍前往發現化石的地方查看。
在現場開挖之后,情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竟然是一塊非常大的化石,從地表一直向下延伸。隨后,一截長1.17米的化石被發掘出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云南祿豐恐龍研究中心主任董枝明教授鑒定后,確定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股骨(大腿骨)化石,由此揭開了“巨龍尋蹤”之旅。
以這個大腿骨為線索,工作人員先后進行了4次大規模發掘,經過長達4年多的化石修復以及1年多的化石補配,世界上最粗壯、最重的恐龍——“巨型汝陽龍”終于與世人見面了。
研究人員相繼發現了它的頸椎、背椎、尾椎、股骨、脛骨、肩胛烏喙骨、肱骨等化石,其化石保存是迄今全球大恐龍中最多的一個,十分難得。從化石上看,“巨型汝陽龍”最大的一個背椎椎體直徑達61cm,比之前發現的世界最大恐龍阿根廷龍的背椎椎體直徑還要大10cm,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粗壯、最重的恐龍,而它的復原骨架是迄今為止全球復原過的最大的恐龍骨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892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