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地球生物或出現第六次大滅絕 或因人類活動所致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科技訊】7月28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科學家一項研究發現,全球人口數量在過去35年間大幅增長,但甲蟲、蝴蝶、蜘蛛和蠕蟲等無脊椎動物的數量同期卻減少了45%,而且世界各地因為動物棲息地的喪失,全球氣候的異常,動物物種正在逐漸消失或減少,科學家稱這種現象或可暗示著地球生物的第六次大滅絕即將來臨。

研究人員稱,即便最微小的甲蟲的消失也可能顯著改變人類賴以生存的多樣性生態系統,而且科學家指出,無脊椎動物的適應性相對于那些大型動物更加強大,所以研究發現無脊椎動物的減少和消失令科學家感到十分的震驚。

在約2.52億年前,“大滅絕”消滅了全世界約90%的物種,約6600萬年前,又一次滅絕導致恐龍全部被消滅,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物種也都隨之消失。經過五次大滅絕,科學家稱,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所有生命形式,約有十分之九已經滅絕了。

據悉,科學家認為這次的物種減少和滅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一項研究發現,動植物物種滅絕速度至少是人類出現之前的1000倍。人類進行的先進技術活動或改變了全球氣候的變化,影響了生態環境的變化;虼笏敛稓⒑蜕鷳B環境污染,造就了大量的動物減少和滅絕。一個物種消失,影響著生態系統功能也在消失,應為在生態系統功能中,動物發揮著核心作用。

科學家認為我們減少大滅絕的辦法,是通過將動物引入野生群體,并把某些物種群體,比如巨型陸龜,再次移回該物種已經滅絕的地區。研究發現,通過有意轉移動物以重新恢復物種群體,在扭轉動物滅絕趨勢方面取得了一些實質性進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66239.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