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99%中國人不知道的十大歷史驚人內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喜愛歷史的人都會發現一個現象:有時候,我們所熟知的歷史其實與歷史事實相去甚遠。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已經言之鑿鑿的歷史,也依然存在著眾多尚待挖掘或澄清的疑點。而且,越是深入研究歷史,這種現象就會越多。

  1.秦始皇并未統一中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了六國,但并未統一中國,因為當時還有一個漏網之魚:衛國。

  衛國在公元前254年得秦幫助復國以后,考慮到商鞅和呂不韋都是衛國人,這兩人對秦國的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保留了他們的祖國。

  雖已成為秦王國的附庸國(附庸國雖然次于諸侯國,但畢竟還是國,不是郡縣)。衛國這個小國能在“少恩而虎狼心”的秦始皇帝的眼皮底下“安歇”十三年。

  直到公元前209年,衛國國君衛君角被秦二世胡亥廢為庶人,衛國才徹底滅亡。

  評價:原來后人給秦始皇戴了這么一大頂高帽子。

  2.三國時期真正使用“空城計”的是——曹操。

  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有一次曹操的軍隊出城收麥子去了,突然呂布的軍隊開了過來。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隨軍家屬全部都弄到城墻上去站崗。

  等呂布開過來一看,滿城都是鶯歌燕舞,姣聲嗲氣。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個樹林子,深不可測,呂布想曹操這個賊,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買在樹林子里面了,撤!

  撤回去以后想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來了,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樹林子了。

  《三國演義》中的陽平關空城計系作者為貶抑曹操、頌揚蜀漢和諸葛亮而嫁接、杜撰。

  評價:有句俗話叫什么來著……三人成虎。

  3.中國史上最牛的權臣是宇文護:殺了3個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牛的權臣是南北朝時期的宇文護,他權傾朝野的時代歷經西魏、北周兩朝,這期間他一共殺了3個皇帝。

  在公元557年到560年的短短三年多時間里,宇文護先后殺死了西魏恭帝元廓,以及北周的閔帝宇文覺和明帝宇文毓三個皇帝,奪得中國歷史上殺皇帝的冠軍。

  評價:牛人就是牛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4.唐朝全盛時期不及隋朝

  唐朝最強盛的“開元之治”時期,全國有戶820 萬,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開皇之治”時期,全國就有戶890萬。終唐一世,各項經濟指標都沒有恢復到隋朝水平。

  隋朝盛世期間,當時幾乎所有周邊國家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尤其以對日本的的影響最為著名。

  而且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歷代史學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

  評價:原來跟隋朝比,唐朝這么差勁。

  5.“軍事軟弱”的宋朝勝率超過了70%。

  被“主流”專家們詬病為“軍事軟弱”的宋朝,對外戰爭(交戰規模萬人以上,不包括統一戰爭和國內戰爭)的勝率超過了70% ;而被認為是軍事最強盛的唐朝卻在對外戰爭中勝少負多。

  由于唐朝錯誤的民族政策,產馬地盡在蠻族之手,導致宋朝從始至終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軀抵擋蠻族鐵騎的沖擊,所以宋朝的勝利一般都是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倘若一段時期宋朝對外勝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著亡國了。

  評價:原來,有時我們從課堂里學到的歷史也有可能是騙人的。

  6.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城市化率達30% 以上。

  中國在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城市化率達到驚人的30% 以上;在所謂“康乾盛世”時代,這一比例也不過9% ;新中國在21 世紀初才重新達到這一數值。

  而同樣是元豐年間,中國華北地區的鋼鐵年產量達到了15萬噸;工業革命后的英國在1788年鋼鐵產量才達到7.6 萬噸。

  評價:當代的我們總以為活在超越古代的新社會,卻不想有些東西我們經過幾千年才達到古人的水平。

  7.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不是武則天。

  公元528年,北魏的胡太后淫亂后宮,擔心一旦事情敗露,會帶來殺身之禍。于是先下手為強,殺死了孝明帝元詡。

  孝明帝死后,國不可一日無君,胡太后遂將潘嬪所生皇女后宮抱來立為皇帝,改元“武秦”。

  這位女皇帝登基還不到一年,胡太后便改變了主意,于是殺死武秦女皇,另立元暉只有三歲的兒子元釗為帝,是為北魏幼主。

  因此,武秦女皇在胡太后的操縱之下,匆匆登位又匆匆死去,故歷史上連她的名字都沒留下,一般都稱“元姑娘”。

  胡太后殺死武秦女皇之后,還給她加上謚號為“殤帝”,所以北魏的元姑娘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評價:怪就怪秦女皇當政之年沒出什么功績了……

  8.馬可·波羅也許從來沒有到過中國。

  意大利考古學家的經過數年的縝密調查稱,大探險家馬可·波羅事實上從來沒有真正到過中國,《馬可·波羅游記》是道聽途說的匯集。

  馬可·波羅更有可能是從波斯商人處獲悉了有關中國、日本和蒙古帝國的“二手故事”。然后,他將這些故事同其他零碎的信息匯集在一起,這就是暢銷書《馬可·波羅游記》的來源。

  考古學家指出,《馬可·波羅游記》在描述忽必烈1274年和1281年兩次遠征日本部分存在矛盾和不準確性。他不僅混淆了忽必烈兩次遠征的許多細節,此外,在書中的不少部分,馬可·波羅用波斯文標注中國和蒙古地名。

  其他考古學家也表示,馬可·波羅宣稱曾在忽必烈的宮廷中擔任使者,但他的名字并沒有出現在任何現存的蒙古或中國古書記載中。

  評價: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探險家之一的馬可·波羅就是一個“騙子”。

  9.南宋中后期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經濟卻占全球75%。

  南宋中后期,中國(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經濟總量卻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今天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經濟總量占全球比例卻僅為4% 。

  南宋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中央財政收入達到8000萬貫錢,當時全國人口約7000萬。清廷到1900年代為8000萬兩,人口卻有4億。而南宋1貫錢購買力是清末一兩白銀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稅率低于清廷。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評價:只能說那時的中國更像中國。

  10.只娶一個老婆的皇帝出現在明朝。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只娶一個老婆的皇帝出現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其一輩子只有一個張皇后,沒有立妃。

  作為明朝的中興明君,朱佑樘最具人格魅力,他勤政,為人寬和,私生活嚴于律己。孝宗的后宮生活與他父親截然不同。他不僅沒有寵妃,而且甚至沒有冊立過一個妃嬪,只是與皇后張氏過著民間恩愛夫妻式的生活。

  孝宗和張皇后是患難之交,兩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臥,讀詩作畫,聽琴觀舞,談古論今,照夕與共。

  孝宗的這些做法顯然向人們證明他是一位嚴守道德規范的皇帝。這不經意間的舉動,創造了古往今來一個特殊的紀錄。

  評價:確實是皇帝中的異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66244.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