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種專業階層的婦女,其營生并非是取悅男子。除巧言利口外,她們必須具有唱歌、跳舞和彈「三味線」(三弦變種)的技能。藝伎制度據說是在17世紀出現,必須是受過訓練的表演藝人,主要是透過才藝來取悅客人。
1920年代,日本藝伎有八萬名之多,但是到21世紀初的數目減少到一兩千人,而且幾乎全部局限于東京和京都,顧主僅為最有錢的商人和最有勢力的政客。普通生意人現在找的是酒吧女老板,她們雖沒受過傳統的歌唱或舞蹈訓練,但像藝伎一樣體貼而能言善道。
日本藝伎(Geisha)產生于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伎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演奏傳統鼓樂、說唱逗樂為生。大約1750年左右,出現了第一個女藝伎。18世紀中葉,藝伎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8677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