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深海章魚為孵化卵子不吃不喝4.5年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自然傳奇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科技訊】8月4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近日,美國羅德島大學與蒙特利灣水池研究學院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種深海章魚居然花了4.5年的時間孵卵,這比任何動物的孵卵時間都要長。并且,在這段時間內,雌性章魚會保持卵的清潔并守衛它不受到捕食者的攻擊。這代表了一種進化平衡行為,一方面年輕的章魚有足夠多的時間在卵里發育成長,另一方面它們的母親能夠在沒有食物或食物較少時存活多年。


雌性章魚會保持卵的清潔并守衛它不受到捕食者的攻擊

“這項研究展示了我們對深海以及那里的生命的了解是多么匱乏,” 羅德島大學生物科學副教授布拉德·賽貝爾(Brad Seibel)這樣說道。“對生活在淺海的物種的研究讓我們對動物能力的理解非常有限。”基于之前的研究,賽貝爾假定某些深海章魚的卵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孵化,而最新的觀測恰好提供了驗證這一假設的機會。

在過去的25年間,蒙特利灣水池研究學院的布魯斯·羅畢遜(Bruce Robison)帶領的一支科研小組每隔幾個月就會在深度相當于蒙特雷峽谷的研究站點對深海動物進行調研,它們將這一站點稱為中層水域1號。

2007年,研究人員在其中一次調研中發現了一條雌性章魚依附在1400米深處峽谷上方的一個巖架上。這條章魚是一種北太平洋谷蛸(Graneledone boreopacifica),而研究人員在4月進行的上一次潛水調查中并未發現它的蹤跡。在接下的4.5年間,研究人員潛水至同一地點達18次。每一次他們都在同一地點發現了這一條章魚——它身上的一道獨特的疤使得它的辨識度很高。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條雌性章魚的透明卵越長越大,研究人員甚至可以看清里面的小章魚在生長。在同一時期,這條雌性章魚體重不斷減少,也變得越來越松散蒼白。

研究人員從未見過她離開卵子或者進食。她甚至對游到附近的小型蟹類或者蝦類不感興趣,只要這些生物不打擾她的孵化。研究人員最后一次見到這個正在孵化的章魚是2011年9月,當一個月之后他們重返這一地點時,這條雌性章魚已經不知蹤跡。“她之前所依附的巖石留下了破爛不堪空的卵鞘殘余物。”通過計算卵鞘殘余物的數量,研究人員估計這條雌性章魚孵化了160個卵子。

大多數章魚一次只產一批卵子并在卵子孵化后死亡。而北太平洋谷蛸的卵子是大小相當于小橄欖的水滴狀卵鞘。隨著卵子里的幼體逐漸發育,它們需要大量氧氣,這意味著雌性章魚必須持續的用新鮮氧化的海水給卵子洗澡,保持它們遠離裂縫和殘骸。此外雌性章魚還必須警覺的守護她的卵子避免被捕食者吃掉。

由于年輕的章魚在卵子里的時間非常長,當它們孵化時,它們已經能夠獨自生存并獵捕小型獵物。事實上,新生的北太平洋谷蛸比任何其他章魚或者魷魚孵化的幼崽都要大,且發育的也更好。較長的孵化時間提出了一種進化挑戰,尤其是對于章魚這些壽命較短的動物來說。

這項研究表明,除了打破動物最長孵化時間,北太平洋谷蛸還可能是最長壽的頭足類動物之一,頭足類動物包括章魚、魷魚以及它們的近親。大多數淺海章魚或者魷魚只能存活一兩年。研究人員說:“雖然,孵化幼崽的雌性章魚的最終命運仍難逃一死,但它仍是極大超過大多數章魚壽命的來自深海的第一個例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97494.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