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的名字似乎與新東方是連在一起的。他是著名的留學、簽證、教育和人生發展咨詢專家,新東方留學、簽證、移民咨詢事業創始人。他的《圖窮對話錄》、《黃金是怎樣煉成的》等幾部非常有“煽動性”的作品都曾高居各大排行榜前列。
徐小平的書,與其說是如何學外語、如何出國留學的介紹,不如說是事關每個人人生與前景的無私坦白。一位西南財大的學生曾言:“現在的社會里,有誰像徐小平這樣真正地給過你點撥、這樣替你著想嗎?也許有,但不是每個父母或學校的教師都能這樣做。”有不少網友留言:“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太需要徐小平這樣的指導者了,他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
本月19日,萬卷又出其新作《新東方留學與人生對話》,當日在西單圖書大廈的簽售場面格外熱鬧,雖然他百忙之中抽身前往時身邊少了對話的另一半俞敏洪,“因為有自吹自擂嫌疑,這事(簽售)有點‘丟人’,既然如此,讓我一個人丟吧。”話音未落,等在一旁的讀者早迫不及待擁了上去索要簽名,當然都忘不了見縫插針地向大師請教些問題。
我非常不喜歡人生設計師這個稱號
記者:2004年度你曾登上《福布斯》名人錄,更被年輕人尊稱為“人生設計師”,你怎么看這些稱號?
徐小平:我非常不喜歡人生設計師這個稱號,雖然“人生是可以設計的”是我堅定的信念。人生設計主要體現在教育規劃和職業規劃上。而這兩個領域,則是對青年人生影響非常重要的科學。所以,不要說我是人生設計師,但我是一個光榮的教育咨詢師和職業咨詢師。在這兩個領域里,我幫助過無數人,這給我帶來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國內我是這個領域的拓荒者之一。
《福布斯》是一本令人尊敬的雜志。它獨創的各種排行榜非常有影響,雖然這些排名說到底是一種媒體自娛行為,不必認真,但能夠登上這個名錄,還是使我的虛榮心得到一些滿足。
我在新東方為中國學生做過一些好事情,但遠遠不夠,還不能夠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所以,我也會陷入郁悶之中,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我也和我們的學生一樣,面臨著職業突破的困惑。
記者:做了10年留學咨詢工作,你把自己的工作性質定義為什么?什么是你成功的關鍵因素?
徐小平:我是一個傳播新思維的教育工作者。我當年是北大老師,還做過北大團委的文化部長,非常了解我的學生,后來出國,我更深刻見識了美國人、加拿大人是怎樣活著、怎么快樂和怎么痛苦的。這種人生閱歷使得我的工作,擁有了一種非常受青年人歡迎、非常能夠深入他們心靈的東西。我對傳統的神圣的價值觀進行反思,對不適應中國社會發展的東西進行無情批判,對符合青年人生發展的東西進行大力鼓吹。
比如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很多留學生還在貪戀著北美的工資工作和生活的時候,我們在新東方提出“彩虹計劃”、“中國機會論”,對鼓勵海外留學生選擇回國創業、發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02年,當中國留學熱正在高峰的時候,我發表《圖窮對話錄》,對留學集體無意識提出質疑和批判。我敢大膽提出這些會直接影響學生人生選擇的觀點,絲毫不心虛,因為我把握了人生的本質:追求成功,而不是追求綠卡、文憑、虛榮。
我喜歡寫作,喜歡捉弄文字
記者:《圖窮對話錄》、《黃金》兩書都銷量可觀,最初是怎樣走上出書之路的?本次新作又是對話體,是否比較容易操作?
徐小平:我的圖書,都是我咨詢案例的產物,寫書,是我咨詢服務的延伸。我在1998年就出版了《美國簽證哲學》,這是我最自豪的書之一(另一是《圖窮對話錄》)。
有人說我可能是中國和大學生直接對話最多的人,我估計是這樣。但“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最佳途徑之一就是出書。我出版的六本著作中,只有兩本是對話體。我并不喜歡用對話體出,因為這樣不能給我寫作的快樂。我喜歡寫作,喜歡捉弄文字。
不過這次新作我愿意出對話體,是因為這本來是我在北京電視臺《留學ABC》欄目里的對話。這個節目反響不錯,相當實用。所以,把這些文字結集出版,也是一種貢獻。我和俞敏洪關于留學的對話,非常值得所有希望留學的朋友們閱讀。
記者:你常說起“新東方精神”,怎么解釋?新東方的成功秘訣或競爭優勢是什么?
徐小平:《新東方精神》是我參與編輯的一本書,內部贈送給新東方學生,已經幾百萬冊。學生和家長非常喜歡這本書。為什么?因為它抓住了青年奮斗的主流。“新東方精神”的核心,是一種符合中國國情和青年人生處境的成功學,是一種適應時代發展、幫助青年成功的價值觀。
在教書的同時,還不忘記育人——用新觀念、新思想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交流,是新東方成功秘密和競爭優勢。這種觀念和思想,體現在俞敏洪、王強、我本人以及無數新東方老師的著述里,更體現在新東方老師們激情澎湃的演說、授課和為人處世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waiyu/yingyuxuexi/16882.html
相關閱讀:四六級英語聽力試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The Blind Date 介紹會面
貌似動詞而非動詞的邊緣介詞
英語學習方法總論1
大學生最常用英文信件格式范文-邀請信/一般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