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多地掌握并善于模仿譯入語的慣用法。
由于兩種語言差異很大,想在翻譯時能活用譯入語的慣用法,專家們都會感到很困難,我想如果從文學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或許這可算是翻譯的最高境界吧!實際上在文學方面,無論漢譯英或者英語譯成漢語,常常都充滿難以解決的矛盾。兩國之間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社會生活等等的差異都會在文化中體現出來,就顏色一類的詞匯的轉譯,就可說是深不見底的!因為就普通的五顏六色的各形容詞的含義在不同的國家都存在大相徑庭的弦外之音。有人把詩人顧準的詩歌中“紅、綠”都只是照字面譯出來,還高興得不得了!到處去炫耀!整首詩都是用〈英語九百句〉般的句式硬套!自稱前三年他的每千字翻譯都要收費200元!為何不貼出幾篇來真我風采一次呢?
在翻譯實踐中我們也常常遇到一些不可譯的情況,但這種情況不會很多,因為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民族的語言不可以溝通。任何譯者都是在試圖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務。如果能精通譯入語的慣用法,可解決不少難題。但我只是一只老“菜鳥”,目前的方向只是盡可能地找到表面上相對應的詞語,從語法的角度上分析一下行得通就可以了。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欲速則不達!有人對我的一些“漢譯英練習”評價說是比機器翻譯更好一些,我覺得這已是對我極大的鼓勵了!因為我想要翻譯的那些文字都是文學上的語言,所以我能安安穩穩地上床睡覺了。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去“百分百的錯誤”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waiyu/yingyuxuexi/20360.html
相關閱讀:The Blind Date 介紹會面
四六級英語聽力試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貌似動詞而非動詞的邊緣介詞
大學生最常用英文信件格式范文-邀請信/一般信件
英語學習方法總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