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聲音,英語是藝術,英語是情景,英語是思維,英語是修養。
快樂是一種能力,個性是一套思想體系,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是人的天性,學習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
謹將此文獻給 - 早已走出校門、但仍有英語情結的成年人
返樸學習法是古代英國人和現代美國人都在用的方法,是莎士比亞用過的方法。莎士比亞沒上過大學,只讀了三年鄉村小學,他在三十歲的時候詞匯量達到30萬個。
返樸學習法是遠古的呼喚,呼喚學英語的中國人走出背單詞、記語法的誤區,逃離文字符號的陷阱,沖破屢戰屢敗的黑暗,走向快樂、坦途、成功。
學英語就像賺錢一樣:走不出大山、困在幾畝薄地上的農民年收入300元,進入美國大公司的IT白領年薪300萬。因為路徑不一樣,方法不一樣,所以收獲就大相徑庭。
無論你是13歲還是30歲,無論你目前只有300個詞匯量,還是3000個,只要你馬上行動,返樸學習法會讓你在業余時間里輕輕松松學會英語,在欣賞、審美的快樂時光里讓你的詞匯量以每年一萬個的速度遞增,從而實現英語學習上的"滾雪球效應"。
返樸學習法是一葉扁舟,它能幫助你走出貧困的大山,漂向成功的彼岸,成為世界公民。
英語是什么?
英語是聲音,是藝術,是情景,是思維。一個人的英語水平,與其說是技能,還不如說是修養。
英語是聲音。正如五線譜符號并不是音樂一樣,記錄英語的文字符號并不是英語,最多只能算是“英文”。瞎子阿炳不識譜而演奏優美的音樂,瞎子荷馬不識字而創作出千古絕唱的史詩。咿呀學語的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是文盲,他們基本沒有接觸過文字,但他的語言能力發育得非常好。聲音是英語的本質,聲音是一個人英語系統的基石。先有聲音而后有文字,先有音樂而后有五線譜。
學音樂的人光靠死記硬背五線譜,不可能找到音樂的感覺,不可能學好音樂。無論是鋼琴、提琴還是歌唱,它們都是聲音,是靠吹拉彈唱發出的聲音。人們用符號記錄聲音,當他們看到符號時,條件反射地會引起音樂家歌喉的振顫和手指的彈跳。同樣,識字的人看到文字符號時,會引起他發音器官的運動,無論朗讀還是默讀,其本質都是運動。
學英語的中國人絕大多數都是從學符號開始的。這些人大都已經識字,他們急功近利地想找到一條學習英語的快捷方式--背單詞,他們試圖在英語的字母符號與漢語的方塊字符號之間建構一套"翻譯+語法"的符號轉換系統,這樣就把英語學習的過程簡化成了死記硬背電報密碼的過程,于是這過程枯燥而艱辛,掉進了符號的陷阱里。大部分人半途而廢,只有少數人憑借著非凡的毅力,堅持了十年,二十年,但最后學成的卻是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這不僅是英語聽說能力上的障礙,更是英語思維能力上的障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waiyu/yingyuxuexi/21781.html
相關閱讀:貌似動詞而非動詞的邊緣介詞
四六級英語聽力試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The Blind Date 介紹會面
英語學習方法總論1
大學生最常用英文信件格式范文-邀請信/一般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