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掌握呢,去了解它的推理過程,最后做到自己能夠推出這個公式。
做課本的例題,課本的例題的思路比較簡單,其知識點也是單一不會交叉的,如果課本上的例題你拿出來都會做了,說明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力。
做課后練習題,前面的題是和課本例題一個級別的,如果課本上所有的題都會做了,那么基礎夯實可以告一段落。
第二階段:是進行專題訓練的階段。
高中數學,大抵是劃分為三角函數、立體幾何、數列、統計、導數和圓錐曲線這么些部分的,我記得在經過了基礎知識的夯實過后,我的三角函數基本是不用再復習了,立體幾何因為不用計算二面角之后,也失去了它的戰略意義,統計呢,因為文數貌似是沒有排列組合的,也比較簡單,所以重心就放在了其他幾個專題上面。專題怎么練呢,我的方法是學習輔導書上給的小技巧,認真研究例題,然后先嘗試自己重做例題(一定要理解了解題過程和原理再去做),再做輔導書上專題章節后面的題。試卷上我選用的是金考卷,我買過真題也買過模擬題,下面說幾個做題的技巧吧。
1.做題的時候千萬不能怕難題!有很多人數學分數提不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畏懼心理。有的人看到圓錐曲線和導數,看到稍微長一點的復雜一點的敘述,甚至看到21、22就已經開始退卻了。這部分的分數,如果你不去努力,永遠都不會掙到的,所以第一個建議,就是大膽的去做,反正數學已經很差了,何必怕打臉呢?前面虧欠數學這門學科太多,就算讓它打腫了又怎樣,后面一點一點的強大起來,總有那么一天你去打它的臉。
2.錯題本怎么用。錯題本不是你錯了就要去記錄。和記筆記一樣,整理錯題不是謄寫不是照抄,而是摘抄。你只顧著去采擷問題,就失去了理解和挑選題目的過程,筆記同理,如果老師說什么記什么,那只能說明你這節課根本沒聽,真正有效率的人,是會把知識簡化,把書本讀薄的。我認為下面幾種題型需要記:
有陷阱的題,這個陷阱不好描述,大抵就是說你很容易被出題人的話繞到別的地方去而犯錯,導致你在理解上而不是技術上出錯;答案需要分類討論的題,因為我們常常忘了分類討論,說明我們的思考不夠寬闊和成熟;有多種解法的題,每個解法都是一個思路;你反復會做錯的類型題;難題,你拿著一點頭緒也沒有,先學學你能思考到答案的哪一步,學著去偷分。當然,因人而異,如果你覺得還有哪些題需要整理也可以記下來。
3.學會激勵自己。數學140分不是一天練成的,那29分也不是我們一進入高中就注定要考的分數。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對不起數學,日后就必須承擔這個行為帶給我們的痛苦。有的人覺得我也按方法在復習數學了,為什么沒多少提高呢?我是不是太笨了啊?永遠沒有一種方法,讓你能夠在兩天,或者兩星期里就能彌補你一年、兩年給自己挖下的坑,如果有,要么你是神仙,要么我是騙子。所以一定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去和別人比,學著和自己比。也許昨天你連題目都看不明白,今天的你看過書后已經能理解了題意;昨天只會寫一個解字,今天已經能夠論證一行。學著和自己比較,是一種自我的激勵,是對自己的獎賞,試想一個人每天進步一點點,心里面總會有點小小的成就感吧,各位,高考不過150分,一天哪怕只提一分也只需要幾個月,何況你們的起點比我這個29分的要高上許多吧,這樣子,你還在害怕什么?
4.試卷怎么做?我的習慣是模擬題做專題練習,即我復習三角函數,我就一天做五套卷子的函數,練選擇題,我就刷選擇題。高考卷子則是完全模擬,而且優先挑自己省的以及和自己省相似的卷子模擬,時間的跨度以三年內的為準,因為我當年是課改的第二年,所以第一年的卷子我做的特別細致。
在完成這些步驟后,我的數學已經從29分進階到130分的水平了,留給我最大的難題只剩下兩樣,一個是總是粗心丟不該丟的分數,還有一個就是最后一題沒有把握全做出來。所以在各位以后夯實基礎到了我這一步的時候我順帶提一句,難題,特別是最后一題,如果解不出來,就不要在上面花費太大的精力(你要沖全國前十的大學可以忽視這句話),拿住前面120的簡單題和中等題的重要性遠遠比后面壓軸題大的多,至于怎么拿,我只說一句話:熟能生巧。那難題呢?大家都知道的,多寫步驟賺賺辛苦分唄。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1120712.html
相關閱讀:中學生考試心態調節:考場30秒快速心理調節活動法
中考試題中常見的幾種成語誤用類型
新初三期中考試倒計時30天提分技巧
中高考飲食-考前飲食-考試食譜-中國教育在線
高考文綜答題時間的分配和考試技巧